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 舞马衔杯仿皮囊壶-顶级国宝

(2008-01-09 10:59:25)
标签:

博物馆

舞马衔杯皮囊壶

兽首玛瑙杯

唐朝文物

旅游

分类: 博物馆之旅-从文物感觉文化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44-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唐 <wbr>舞马衔杯仿皮囊壶-顶级国宝

 

*国宝欣赏:华梅(华夏五千年不能不知道丛书-11-工巧集作者)

 

对于动物来说,马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与人的感情也非同一般。

 

保国卫疆、冲锋陷阵、车骑邮驿、耕田驮物,哪一样也少不了嘛。而且,由于马的聪颖与敏捷,再加上那矫健的身姿,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得力的助手和难以表述的美。

 

1970年,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的一批唐代窖藏文物中,有一件装饰着马形的银壶。

 

它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应该说的是银壶所用银料重量。

 

银壶的外形取自于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形,壶体两面各饰一匹突起于表面的马,马体鎏金,金银交映,格外照人

 

从马的体形看,是典型的良种马,遒劲健壮,大有“此马非凡马”之势,很可能是塞外的贡品。

 

但观其动态,却实在没有“斯须九重真龙出”的雄峻之风。马正在跳舞,它颈间系着一条飘带,嘴里衔着一只杯子,纵横应节,奋首鼓尾,似乎随着音乐的抑扬来作出舞姿,有人考证这种坐拜的一瞬间是曲终了时的祝寿

动作。

 

《明皇杂录》上记载着:唐玄宗时曾有舞马数百匹,全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以鬃鬣,间杂珠玉。”有一首伴奏的乐曲就叫“倾杯乐”。还可以教马在三层板床之上,旋转如飞。

 

如此说来,这件银壶上的舞马就是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了。初唐人可曾想到,为创建大唐帝国而征战四方的坐骑,至玄宗时已成为宫廷的玩物。


*解读国宝丛书-精美绝伦的金银器申秦雁

 

13-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节选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西逃,宫廷舞马亦散落民间。

 

安禄山曾将数匹掠至范阳。安禄山败亡后,舞马又为其部将田承嗣得。

 

有一天,军中宴乐,舞马应节跳跃起舞,士兵视为妖孽,田承嗣命军士鞭挞而死。此后,舞马就鲜为人知了,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舞马的盛衰,伴随着唐王朝的盛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唐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这件银壶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盛唐宫廷庆祝活动的特写,成为唐王朝兴衰的见证。


*周身看不到焊缝。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

 

45-唐兽首玛瑙杯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唐 <wbr>舞马衔杯仿皮囊壶-顶级国宝

 

唐代。

 

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

 

选用的材料是一整块世间罕有的带条纹状的红玛瑙,玛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为浅红色,里面是略呈红润的乳白色夹心,色彩层次分明,鲜艳欲滴,本身就已是极为罕见的玉材。

 

此杯为模仿兽角形状,口沿外部有两条凸起的弦纹,其余的装饰重心均集中于兽首部位。

 

兽作牛首形,圆睁双目,眼部刻划得维妙维肖,炯炯有神,长长的双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双耳硕大,高高竖起。

 

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双唇闭合,两鼻鼓起,就连唇边的毛孔、胡髭也刻划得细微精确,显得十分生动。

 

这种角杯实际上源于一种被西方称为“来通”(rhyton)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的工艺美术中是十分常见的。

 

因此,这件玛瑙杯很可能是由唐代工匠模仿西域传来的器物所制作的。

它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

 

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王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

 

46-唐景云铜钟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 <wbr>舞马衔杯仿皮囊壶-顶级国宝

 

唐代。

 

西安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

 

始建于明代(公元1384年)。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因朱元璋称帝后怕全国各地出现真龙天子与其争位,因此下令修建钟楼以镇龙气。

 

钟楼基座为正方形,占地1377.4平方米,基座用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外重檐3层,内为上下两层,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

 

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唐 <wbr>舞马衔杯仿皮囊壶-顶级国宝

 

 感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单位提供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