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民周刊:花甲“新泥刀”(图)

(2008-03-12 15:55:02)
标签:

生活

艺术

优雅

健康

生活态度

新民周刊

文化

分类: 诗意人生
 

《花甲“新泥刀”》

 

现在大约10万个市民中才会有一个看得懂雕塑的人,全上海1600万人口中勉强可以凑足160人算是懂雕塑或搞雕塑的。

 

同样是雕塑家,同样是"名人之友",罗丹属于西方,而严友人属于东方 

概括地说是"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青年人相信许多坏东西,而老年人怀疑许多好东西!"

 

明清以来雕塑界的低落状态并没有因为国门的打开而有所改观。雕塑专业队伍的水平普遍低下,老一辈敬业的雕塑家相继离世,以后能够真正懂得雕塑姓"雕"的专业作者不知还会有几个。很多城市里的城雕,其实都是伪雕。
  

现在的年轻人,学了几招就去蹭钱,张口便是"新观念",动手就是"新潮流",说是学院里出来的,却还没有弄懂"大比例、大动态、大结构",已经瞧不起艺术前辈了,胡乱变形,随意抽象,净蒙人,因为国人审美修养差,太好蒙了。
  

非常低下庸俗的城雕风气,去影响更初级的老百姓,结果是谬种流传,一塌糊涂……
  

新民周刊:此话怎讲?你认为国人的审美修养处于什么水准?
  

严友人:说出来恐怕招骂---"差",其实就是审美的低级阶段,直白地说,就是"无知",什么东西都以"像不像"为标准,和某人"像",就好;"不像",就不好。还有就是盲目欣赏离奇古怪的"后现代"作品,其实是伪现代,怕被讥笑,谁也不肯承认自己不懂。这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其实,人物雕像"像不像"只是其中一个要素,比如一个头部由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组成,"五官"只是六分之一的东西,媚俗的人就只知道在眉目五官上用功夫,取悦于普通人……其实真正做得好不好,要看"耳朵",看它的结构是否到位。
  

我有一个相当保守的评估,现在大约10万个市民中才会有一个懂雕塑的人,全上海1600万人口中勉强可以凑足160人算是懂雕塑或搞雕塑的。其他它的雕塑艺术受众大部分是不知其然,但能够善意地"附庸风雅"或"人云亦云",这些"懵懂的大多数",只具备着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现代艺术开始从"平面"走向"立体"---也就是雕塑了。对于雕塑,除了"立体"的概念,其他一概不知,仅此而已。问题出在"稍懂美术的买卖人",受利益驱使,他们往往误导媒体,主导雕塑市场中的恶炒、恶做,利用雕塑市场初步兴起中的各种不健全因素,昧着良心只顾赚钱,败坏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受众的审美趣味。

 

新民周刊:花甲“新泥刀”(图) 

 

巴金

作者的话:


世纪老人巴金晚年为了说真话,他一鞭一条血痕痛苦地反省自己,先写了“随想录”,进而写下“再思录”,还想再写“三思录”,无奈身体极度衰弱,力不从心……


他的严于律己使我们看到了世界有良知。

 
我要用他肖像雕塑的形象来替他把真话说下去,于是有了这件“再思——世纪良知巴金”铜像。

 

上海诗人林裕华,赵笑平题诗赞曰:
是这支笔撩开了心窗,
要我说真话,
文学是人民的,
把心交给读者。

 

新民周刊:花甲“新泥刀”(图)

 

 城市景观雕塑-思

 

作品全部由弧线和各种抛物面构成各种椭圆的形体和封闭的圈体,表现了一个手托脑,脑手相连的意象人物的思考情景。

1980年由神奈川美术家协会永久收藏。

曾刊于大型画册“中国城市雕塑五十年”封面。 
 

《花甲“新泥刀”》胡展奋《新民周刊》 2007年第31期


详见
http://qkzz.net/magazine/1008-5017/2007/31/62722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