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走在路上读人生博物馆青铜神树摇钱树铜奔马三星堆绵阳旅游 |
分类: 博物馆之旅-从文物感觉文化 |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33-北燕鸭形玻璃注辽宁省博物馆
国宝欣赏:华梅(华夏五千年不能不知道丛书-11-工巧集作者)
过去的说法是,中国产瓷早,但不懂得去其胎而单取其外表的玻璃质釉料,而西方人制玻璃器又不知充其胎而不得不从中国进口,最终在15世纪才会做瓷器。以往我国发现的古代玻璃器,也大多说不上具体产地,因此多推断为西洋或西亚所进献。
1965年,当考古工作者发掘辽宁省北票县十六国墓葬时,发现在北燕天王冯跋的长弟冯素弗墓中有5件玻璃器皿。质地纯净,只是因为略呈绿色而不太透明。碗的样式倒很一般,但其中一件鸭形水注引起了考古界的注目。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如若不说是水注,你可能不会一下子就辨认出是什么物件吧?它体形横长,长20.5厘米,腹径为5.2厘米。鼓腹、长颈、流口有些象鸭嘴状,后面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还贴有一块平整的饼状圆玻璃。
它就是普通水注吗?显然不是。因为它重心靠前,装满了水会自然前倾,使水溢出,空腹时头略抬,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由于后身加重,才可放稳。
由此我们作出了一种猜想,它是不是《荀子?宥坐》中所提到的欹器呢?书中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如果这件玻璃器真是戒劝人的座右铭,那就应该是中国自产的玻璃器了。到底是自产,还是外来,学术界仍有争论。
34-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
通高3.96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
底座圈上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
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
35-商三星堆出土玉边璋三星堆博物馆
玉璋
二号祭祀坑出土,通长54.2厘米,器身呈黑色,出土前经火烧后部分呈鸡骨白。
图案上下两幅对称,每幅以云雷纹分割为上下两段,每段人与山又以平行线分隔。
山上有云气纹和⊙形符号,此玉璋图案展示了古蜀人用璋的祭祀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古蜀文化内涵。
36-汉摇钱树
东汉。
通高198厘米。
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
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树杆直径约1厘米,叶片最长约15厘米,最短为10厘米,每片树叶厚约2毫米,树高度应在1米左右,为三向八枝。所谓三向,即为摇钱树枝杆被分为三层共八片枝叶,呈对称分布。
特别有意思的是树杆上有造像,高约5厘米,宽约2.5厘米。两侧各有一条飞龙,龙长约6厘米。人像站立状,身着袍衣,双手下垂合于腰前,整体造型美观而大方。
细看枝叶,每两片为一对,有如芭蕉叶的,叶片上铸有圆形方孔钱,每钱相互连接,铸有一人作弯腰伸臂捡钱状,叶片外侧四周犹如太阳的光芒,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万缕细丝;有如椭圆形的,一头为乒乓球大小的圆环,两侧铸有飞龙,龙头顶着钱币,两龙之间用钱币连接,叶片外侧如同刺猥般的短刺所包裹。
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
37-东汉铜奔马
其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
马作飞驰状,高昂首,尾上扬,口张作喘息状,3足腾空,右后足正巧踏在一只疾飞的燕背上。
那只奋飞的燕子在翱翔中突遭马蹄踏中脊背,霎那间吃惊地回首反顾;似要看清那比它还快的庞然大物,而奔马也头稍左顾,好象也要弄清踩着了什么东西。
奔马与飞燕在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的艺术家设想出如此浪漫、巧妙、引人入胜的意境,烘托、反衬出骏马的神速,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