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在的基本关系

(2023-10-21 08:46:16)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思偶得
2023.10.21
存在的基本关系
主体——意志——律令——形式——目的,这是存在运动合目的性的律令运动原理,又是存在运动秩序性的原因,是秩序运动表象之本质。
主体性存在是超理念和表象的,因为理念出自主体,理念是非物质的,超理念和表象的主体更是非物质的,作为客观实在(或仅是感官实在)之物质,只是或至多只是存在之一种,因为其是流变的(这流变是主体间意志和能力较量的结果),相对于存在主体为工具、为质料,是主体性存在的附属,理念和物质存在是属于主体性存在的,而主体既非物质,也非理念,超越二者是更根本的存在,所以宗教超越过往哲学之处在于直面主体,是对主体存在的关照,而哲学在基本存在的关系上一直含混不清。
存在的种类:
1)、主体性存在;(昔在、今在、永在之主体;由昔在以其道所创造之不同属性主体;由被造主体赋名创造之类主体(非真主体,只是模拟)——智能设备)
2)、理念性存在(概念、名,关系);
3)、能力(能量)性存在(有表象可感知的能力——如热、光等——蕴含于物质及运动,有超感官感知的能力——如智慧、美——蕴含于秩序或形式,美(的表达和审美)属于能力);所以质量可转化为能量(因为质量和形式相似,都为虚在,能量才是实在。质量是感官实在,本为虚在,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形式也能转化为能量;能量也能在不同形式间转化,就是所谓的物理、化学变化。
4)、感官现实性存在(各样物质表象),即物质。物质只是存在之中感官现实存在,是运动的质料,并非运动秩序、目的之本,所以唯物主义是难以面对意志、形式等问题的,所谓量变质变原理、对立统一规律等只是对于运动表象的综述,而非对运动秩序本质的发现。

身份问题
     如果物质决定意识,且决定身份,那么人体细胞、元素经新陈代谢周期性流变,他随时都不再是他,我也随时不再是我。
      意识(理念体系)并不随物质流变而流变,怎能说物质决定意识呢?理念体系具有比物质更高的稳定性,是稳定的决定不稳定的,而非不稳定的决定稳定的。这样,应是主体选择理念,理念决定(规定)物质,律令规定形式。
     如果理念决定主体,信仰变更之后得救的也不是你,而是另一个人,之所以还是你得救,是因为理念并非主体,肉体、理念都是主体的附属。主体高于物质、能力、理念,是更高的更稳定的存在。

推论:   名高于物
      主体赋名之造物,其质料流变,其名不变,那么造物是以名为主,质料附属于名。(这样就解了人两脚不能踏入同一条河的悖论)。是名、关系(坛)赋予物位格(使祭物成圣)和形式,而非物本身具有某种位格,自组成某种形式。
      签主体名之信物有主体之权能,于此为等价之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存在的稳定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