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4-08-24 08:47)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以撒的转变

 

(2024-08-06 06:41)
标签:

时评

历史

分类: 时评杂谈

关于马翔宇案(2024.8.6

马翔宇案,是正义和特权的对垒:由于当前的社会运行形式是特权主体支配资源体系,缺乏权域主体民主竞选、有效的主体审查(监督)和律令校验,给了支配者(相关权域主体)相互勾结,以公谋私,屏蔽天日,曲枉正直的空间。
   
这是人间的暗沟,是特权生态的必然,在其中的马翔宇是受害者,各层级维护这暗沟的特权主体更是受害者,我们全体一同在这运行里沉沦,若不做居所建设,律令和运行形式更新,清明的日子永不会来到,甚或我们子孙的面目将更加可憎。

(2024-04-12 08:49)
标签:

时评

文化

分类: 时评杂谈
     世界动荡不安,大水滚滚,但我们不必惊慌,既有确定的目标和航向,就不动摇。这世界的主流是由原始走向现代,由丛林走向文明,由狼走向人。所以,我们要摒弃退回丛林的多极化思维(狼思维),以规则、秩序为标的,寻求和睦,求真建设,以实现内外之公平正义,这是人类走向新的文明,更大的文明、自由,所谓的“大同”的必由之路,以此为航向,虽航路或有迂回,终不至迷失、灭亡。
(2023-11-01 16:10)
标签:

文化

分类: 哲学杂谈

2023.11.1

(2023-10-22 08:22)
标签:

文化

分类: 哲学杂谈
2023.10.22
存在的稳定性
     水分子作为客观现实性存在是由氢元素的原子和氧元素原子化合而来,当条件达成,水就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分解后自己就不存在了,但是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存在,氢元素可以表现为氢气分子,氢离子,及化合于其他元素三种存在状态,无论何种状态,氢元素还是氢元素,因为其原子核没变,这样元素是由更稳定的原子核命名的。客观现实类流变存在是由更稳定的存在以某种形式组合而来的,或是更基本存在的某一种存在形式。也即:越稳定的存在是越基本的存在,不稳定的存在是更稳定存在的一种存在形式。
     在化学变化中,化合分解中元素不变,这是因为原子核的稳定性高,所以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因为组织形式变化了,变化前后有释放或吸收能量现象,这说明元素的组织形式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
     原子核仍不是绝对稳定的存在,因为原子核仍有衰变、聚合等变化,这些变化里,有的发生质量亏损,转化为能量,这说明一切有质量的客观现实存在都不是绝对稳定的,比质
(2023-10-21 08:46)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思偶得
2023.10.21
存在的基本关系
主体——意志——律令——形式——目的,这是存在运动合目的性的律令运动原理,又是存在运动秩序性的原因,是秩序运动表象之本质。
主体性存在是超理念和表象的,因为理念出自主体,理念是非物质的,超理念和表象的主体更是非物质的,作为客观实在(或仅是感官实在)之物质,只是或至多只是存在之一种,因为其是流变的(这流变是主体间意志和能力较量的结果),相对于存在主体为工具、为质料,是主体性存在的附属,理念和物质存在是属于主体性存在的,而主体既非物质,也非理念,超越二者是更根本的存在,所以宗教超越过往哲学之处在于直面主体,是对主体存在的关照,而哲学在基本存在的关系上一直含混不清。
存在的种类:
1)、主体性存在;(昔在、今在、永在之主体;由昔在以其道所创造之不同属性主体;由被造主体赋名创造之类主体(非真主体,只是模拟)——智能设备)
2)、理念性存在(概念、名,关系);
3)、能力(能量)性存在(有表象可感知的能力——如热、光等—
(2023-10-19 11:44)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思偶得

*2023.10.19关于认知和实践

     意识是认知的综合,认知或基于感官经验,或基于理性推理,(或基于教授,本处不讨论),后者的起初基于抽象思维(离不开概念的发现),继之以概念创新和逻辑推理,得出新的定理(这是理念性存在对其认知的本体性规定(参看《谈谈认识论》),如同表象(现象)对感官的规定一样。),实践检验定理通过,定理向下得着证实,这是理性思维的工作原理(常识),不要前边的工作,直接向人要第三个结果,是思维颠倒,但这种思维和认知在当下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却普遍存在,甚至被提倡,——这种思维方式不全是传统的,有可能是二次结合后的思维或是其他也无以明析。

 

(2023-10-19 10:37)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思偶得
*2023.10.19关于认知和实践
     意识是认知的综合,认知或基于感官经验,或基于理性推理,(或基于教授,本处不讨论),后者的起初基于抽象思维(离不开概念的发现),继之以概念创新和逻辑推理,得出新的定理,实践检验定理通过,定理向下得着证实,这是理性思维的工作原理(常识),不要前边的工作,直接向人要第三个结果,是思维颠倒。
(2023-10-18 07:15)
标签:

时评

我有一块地,租给一个卖铁剑的,签了长期的契约,卖剑的未能履约,我就赶走了他,对他说:我向你立了约,你既已违约,就不能再在这地卖剑。我要任凭其他人用这地,直到你肯按着约所写的回转,我向你所立的约是信实的,你若回转愿意履约,地就按着约长久许你。

    卖剑的被赶走后,因为与他的约并未了结,所以我并未将地许给他人,也未向他们收取租金,任由来的人使用,因为我要向卖剑的守约。

 

标签:

文化

历史

时评

分类: 时评杂谈

谋求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格局,是错误的方向——因为这样的政治格局绝非人类之福,而是人类之祸,这样的方向是对人类追求文明、公义、规则、和平的背离。所以以“红豆汤”谋求占据某一极是错误的思路,一国自外于文明体系,与公义、文明作对,与强盗、匪类为伍,自信自喜是某一极乃是文明之盲、公义之盗,这样的所谓大国是何等尊容呢?

若不从这些坑里出来,这一季若不从这些坑里出来,我们将愈益落后,或要被开除了。

我们的发展得益于什么,我们如今困在何处,这些不是明显的吗?

人类国际体系的真正方向不是多极化,而是基于规则的文明体系,尽管人类向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向此而进,还是向此而退可以判别政治主体的智慧和看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