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存在的稳定性
水分子作为客观现实性存在是由氢元素的原子和氧元素原子化合而来,当条件达成,水就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分解后自己就不存在了,但是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存在,氢元素可以表现为氢气分子,氢离子,及化合于其他元素三种存在状态,无论何种状态,氢元素还是氢元素,因为其原子核没变,这样元素是由更稳定的原子核命名的。客观现实类流变存在是由更稳定的存在以某种形式组合而来的,或是更基本存在的某一种存在形式。也即:越稳定的存在是越基本的存在,不稳定的存在是更稳定存在的一种存在形式。
在化学变化中,化合分解中元素不变,这是因为原子核的稳定性高,所以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因为组织形式变化了,变化前后有释放或吸收能量现象,这说明元素的组织形式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
原子核仍不是绝对稳定的存在,因为原子核仍有衰变、聚合等变化,这些变化里,有的发生质量亏损,转化为能量,这说明一切有质量的客观现实存在都不是绝对稳定的,比质量更稳定的是能量,所以,质量是由更稳定的能量变化而来,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
这样,质量和元素的组织形式、基本粒子的组织形式都是能量。
能量非矢量,是不会自组织的,在不同存在形式中变化,是被动的,即没有主体性。质量和组织形式的出现,乃是出自自由的有安排能力的上级存在——更高存在按着(名)理念安排能量,于是有了质量和形式。这样(名)理念就是高于质量和形式的更稳定存在,是(名、律令、关系)理念赋予能量方向和形式,然后有了万物。能量和理念体系(太初之道)都是出自昔在、今在、永在的主体,就是最终结最根本最稳定的存在。
人类作为主体性存在的创造、形成组织,与最高主体创造万物是相似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