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应给农村老人多点关爱

(2017-03-08 22:16:11)
标签:

杂谈

6年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刘燕舞走进湖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贵州等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他发现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无论谁看完《中国青年报》上这篇“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调查报告,都会感到震惊,甚至是愤怒。原本以为农村老人由于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只是生活上比城市老人过得更艰难而已,根本想不到不少老人在生活压力和情感孤独面前,竟然视死如归,以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当今社会的巨大伤痛。且这种现象对经济不断创造奇迹、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中国来说,显得极不协调。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种现象给我国各级政府上了一堂生动教育课,对农村老人关爱工作再也不能坐视不理,加快完善和提高农村社会各种保障措施,应到了刻不容缓地步。

实事上,该调查报告反映的几个农村地区老人自杀现象,已不是个案,在当下中国农村应该是一个带倾向性问题。尽管案中反映农村老人自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大致离不开三个问题:经济贫困,缺乏生活来源,寄子女“篱下”,觉得生活没有盼头;身体不佳,疾病缠身,缺钱少医,觉得活着是种拖累;子女不孝,不肯承担赡养义务,甚至为赡养而把关系搞得紧张,感觉活着没有意思。但这些原因归根结底,那就是农村老人缺乏独立经济来源,在靠子女赡养无望的情况下,无奈才走上自杀之路。如果他们也像城里老人,有社保部门按月发放的养老金、住院有医疗保险,同时还有社区服务机构带去的关爱和温暖,我相信这些老人没有一个愿意用自杀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毕竟每个人求生的欲望都是强烈的,没有人无缘无故就愿轻易离开这个世界,“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说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农村老年人养老投入方面严重短缺,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过低、医疗保障不足,不足以应付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和困难。同时,农村空心化之后,大部分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也成了被各级政府遗忘的“角落”。农村村级组织也无法对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定期上门问寒问暖、无法组织他们进行集体交流和活动,使一些老年人只能孤独地艰难苟活着,长期得不到温暖和关爱,最终迫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这实际警示了各级政府,在不断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该集中精力、投入更多资金来关注农村老年人生活,想办法根据农村老年人生活特点增加一些娱乐设施,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提高老年人养老金水平,使他们具有独立经济能力,不再靠子女赡养而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自然自杀悲剧便不会重演。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相当严重了,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2亿多,占总人口10%以上;养老是个严峻的社会话题,关注老年人尤其关注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是值得各级政府和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有失去生活能力或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若不引起足够重视,他们的今天便会成为我们的明天。而且,农村老人为子女辛苦一生,到了“油尽灯残”时却被子女和社会无情抛弃,不仅缺乏人道,为文明社会所不耻,也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上无法接受的现实。为此,各级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依然不能放弃对社会孝道文化的强化和普及,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思想引导,让每个公民尤其是农村年轻一代养成尊老爱老思想意识,主动承担父母赡养义务,为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