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
—— 读马晓鸣的诗
▲ 谭旭东
这些年读的诗不太多,但马晓鸣的诗零星读过一些,也读过他写的几首歌词。晓鸣的诗总的特点就是简洁凝练,语言很有冲击力,且在意象的建构方面也非常成功。具体要谈阅读感受的话,以下三点,算是我对晓鸣诗的艺术特点和内涵一些概括吧:
一、意象主义。记得多年前,听过一位老师的讲座,他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文学都是浪漫主义的。不浪漫,不抒情的文学,再写实,也难有感染力。对诗而言,我倒觉得意象主义才是真正的艺术追求。一首好诗,没有好的意象,或者说,意象缺乏冲击力,没有情感召唤力和思想的启迪性,那么,这一首诗就得大打折扣啦。晓鸣的诗里,都有鲜明的意象,每一首诗里都有一个很吸引人的意象,都有一个能够冲击视觉和唤起其他感觉的意象。如《警示辞》:“我要提醒上山人/新业乡有杜鹃花海/稍不留神就会被春天的美人牵着鼻子走//妖与媚独霸一方/打劫的三月提一把刮骨钢刀//难过美人关,他们在花海里泅渡/再次提醒:回头是岸”,这首诗里的“杜鹃花”就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意象,它是春天的美人,它是花海的制造者,它妖媚迷人,让人沉醉。诗人没有渲染杜鹃花的鲜艳花朵,没有用丽词来形容杜鹃花海的景象,而是以拟人的手法,把杜鹃花的生命气息给予了展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联通,诗的情绪就自然饱满而富有趣味。《胭脂红倾山倾人》里的意象也很美,“一朵花兀自举着春天/笑不露齿”,“花朵”的意象与纯朴清新的山里女子重叠交叉,产生很多美妙的联想。
二、疼痛的表达。晓鸣的诗直击生活的痛处,把自身的经验和对生活的冷静观察融为一体。有些语言带着调侃,但内里又是有着热度和力度的。他不是那种玩世不恭的诗人,他对生活是非常严肃的,对生活的思考和拷问,看似信手捻来,不经意的样子,却是很深刻,也很犀利的。如《寨子中的一个人又回家了》:“他去打工时是悄悄走的/在迎接他回来的仪式上/鞭炮震天/寨邻夹道/有人愣/有人哭/父老乡亲面对一个小匣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寨子中的一个人又回家了/和许多人不同的是/他彻底告别了打工生活/可以在故乡安心歇息了//寨子中的一个人又回家了/是他的命运还是他的幸运/天知道?”。这首诗用的是叙述性语言,描述了一个寨子里迎接一个打工者的骨灰盒的场景,颇有悲剧气息。按照文学评论界一般的归类,可算是“打工诗歌”了,晓鸣自己打过工,也经历过打工者的苦难和艰辛,但他写诗对准的还不只是打工者的苦难,他有更宽的视野,有更深的思考。如《2001年成为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在重庆,母亲在病中》都记录了诗人在外奔波、打工的情形,语言里有诸多复杂的生活信息,甚至切肤之痛呀。看得出来,晓鸣笔下的诗除了呈现打工人的生存状态,还有对其他劳动者和底层生命的关注和同情。他的诗短小,但有大爱。
三、乡土的深情。乡土是很多诗人书写的对象,主要是很多诗人都有乡村生活经验,对乡土有刻骨铭心的眷恋,晓鸣的诗里,也有一种对乡土的深厚情感。不过,晓鸣很少以成功人士的身份来回忆童年、乡村的生活,也没有那种传统乡土诗的鲜明的“文化关怀”,晓鸣的诗直接接着地气,把乡土和亲情连在一起,是朴素的抒情。如《叼着火苗的夜晚》,书写的是父亲抽烟,却是对乡村生活的真挚表现:“父亲从衣兜里掏出劣质香烟/掏出火柴的同时/掏出他的夜晚/“嚓”一声/火光照亮了他和大地的脸/当风的反应还差半拍/一道火焰被他一口吸进胃里//与一炷香结伴而行/地里的庄稼向我们点头施礼/父亲叼着那个夜晚在垄上往来/我在他身后咳嗽/并怕鬼//叼着火苗的夜晚常常复燃/父亲在相框里/他可能忘记了吸烟的姿势/我的唯一的见证者”。如《把对门弯的山水压缩打包》,是以自谦自愧的口吻来写的,但可以发现诗人对乡村的虔诚:“在汤山,我仍然说家乡的官话/仍然谦卑朴素的在街道穿行/我一直说我来自青阳/尽量避免一个城里人的样子//在对门弯,我怀着愧疚之心,不说县城/仍然模仿当初离家前的神态/你看,父老乡亲们把我当成远走他乡的人/认为我这辈子已经摆脱了山村//他们不知道/一个落魄的诗人,早把对门弯的山水压缩打包/背负千万吨的故乡走天涯”。
晓鸣的诗里还有一些漂泊情怀,间或也流露一些青春的情绪,但整体来审视,他的诗还属于生命诗,生命意识浓郁一些,对生活、生命的思考多一些,所以读来绝无轻浮之感。
读晓鸣的诗,使我想起了诗人艾青在《诗论》里的一句话:诗,应该是诗人生活的牧歌。今天显然不是一个牧歌的时代,且不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就是社会问题也难以尽笔,相信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不过,诗人对时代的感应自然是敏感的,因此写出身边疼痛,揭示内心的忧伤,可能比牧歌更有价值。从这一点来看,晓鸣是忠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的,他是一个真诚的诗人。
2013年10月
(谭旭东: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文学理论类),现执教于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目前中国最活跃的新锐批评家和青年儿童文学学者。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1801772561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