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马晓鸣《一半是石一半是阡》
◆
孙丽娜
马晓鸣像个顽皮的孩子,他的书泾渭分明,一半是散文一半是诗歌,然后他为自己的书取了个特别的名字那就是《一半是石一半是阡》。他是一位诗性的游子,满载思乡的情。石阡是他的家乡,他没有与他的家乡渐行渐远。用这样的句子形容他的浓浓乡思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唯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更好的形容他的心境。他的文字质朴,很少能在他的文字中寻找到任何繁华喧闹的印记,他的文字更多的只是记录。他的记录真诚而不乏味。
对每位作家的文字我都抱着尊敬的眼光来看,尊重生命尊重他们的个体情感,追随他们去体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马晓鸣的文字带给我更多的是那种发自心底的温暖和感动。《青阳品茶》中无论是那些罐罐茶还是姜茶蒸腾出的都不仅仅只是茶香,还有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农家生活的回味。青山绿水之间,茶香袅袅升腾,永远系住了游子漂泊的心。《乡间景物》是马晓鸣的组诗,牛、锄、笠都被收揽到他的诗歌世界之中。马晓鸣是位有家可归的人,他的文字远离彷徨,他的孤独只是一种面对城市生活的焦灼而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个吟咏着《秋风里的父亲》、《一根铁钉卡着我》的马晓鸣在异乡一边行走,一边回味着生他养他的故土,那里将是他灵魂的栖息地。
马晓鸣是这样的作家,他容易习惯性的去温习记忆中的美好情感。《母亲种下红辣椒》中母亲为求学的“我”种下红红的辣子,母亲的身影、红红的串串辣椒、还有辣椒的香味……浓浓的亲情弥漫于马晓鸣的笔尖,然而他的文字朴实的犹如那些沉默的退居二线的镰。《庄稼人的春天》短小清新,却也能闻到乡间泥土的芬芳。马晓鸣的文字让我们深感他不是一位同乡土生活断裂的歌者,他的文字有着属于他的固执的坚守。在马晓鸣的文字你很难找到绚丽的色彩,你只能静静品味他的深情,仅此而已,然而却不仅仅如此。作者的深情温婉动人,《一半是石一半是阡》献给了读者一个远离浮躁的世界的景观。马晓鸣用它的文字记录了他的对一个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怀念,他用他的努力和坚持为我们证明了一句话,那就是“天道酬勤”。
让我们尊重每一位勤奋的写作者,每一位耕耘在文字王国里的人。
(作者系宁夏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2009.7.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