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品茶
◎ 马晓鸣 文/图
■ 罐罐茶
故乡的罐罐茶像一首原生态的民歌。
“怪样怪样,鼻子生到背上。”这是流行在黔东偏南的石阡县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的一谜语,它的谜底就是茶罐。
在青阳,随便走进一农户家就可寻觅到火塘和茶罐的身影。火塘是在里屋靠墙一面掘出的一浅坑,一般深约0.5米、占地约1个平方,主要用来烧火取暖,其次是煮茶和煮饭。通常,茶罐多为土陶罐,能装一公斤左右的水,它上下小,中间大,背面有供人手握的柄,顶部开口处有向外突出的小槽,整体呈腰鼓状。有经验的老农都说:茶罐愈老,煮出的茶就越香。在青阳山寨里,许多人家的一个茶罐要传承数十年甚至几代人。
青阳的罐罐茶不是泡而是煮的,青阳人统称为“炖茶”,其制作并不复杂,主人先捡些枞木须之类的易燃物在火塘里生起火,待粗壮的柴禾变成燃烧的木炭后,将茶罐放于火上(事先在茶罐里注入一定量山泉水),待罐内的水煮沸时,放上一把(约十克)茶叶(多为自家人在清明节前后采摘),为使茶、水能更好地相融就用一根筷子拌茶叶,茶汁充分浸出后,再向罐内加水至八九分满,直到茶叶又一次煮沸时,才算将罐罐茶煮好,方可倾茶入碗。
也有村民先将茶叶烘烤再煮的,一年近百岁的老人曾告诉我:这样是增加香味。看,火塘里噼噼叭叭的干柴燃烧得像在舞蹈,记住要待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炒菜般直至满屋飘荡着茶香时,才将少许滚烫的开水倒入茶罐,再往里注水(不能太满),之后用小火缓煮。做完这些就可以品第一杯茶了。据说喝了用这种方法煮出的茶,唇齿间的茶香可保留一至两天。
在青阳喝茶一般都是使用大土碗盛,男女老幼均可与你对饮几碗,这样的茶事显现了青阳人的粗犷与豪迈。第一杯茶都较浓,茶水呈红褐色,且苦,但生津解渴,喝上两碗罐罐茶下地干活就用不着带水了。罐罐茶可重复煮二三次;少则存放半天,多则可存放四五天;冷热皆可饮用,由人喜爱而定;饭前饭后、农忙或农闲、随时随地均可喝几碗。村民们都认为喝罐罐茶可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健康,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饮料。
喝罐罐茶是青阳人招待客人重要的礼俗,有亲朋进门,大家会一同围坐火塘,边煮罐罐茶,边洗腊肉炒瓜子。入夜,在茶香弥漫中拉家常,谈农事,直至深夜。
在天冷时边烤火边喝茶是村民们至高的享受,但在三伏天,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煮着和喝着他们的罐罐茶。
青阳人对茶的热爱不仅仅是在家庭活动中。若逢红白喜事,茶房是四大房中的必设,安排有专门负责煮茶的师傅。客人来时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双手奉上一杯茶让其解除路途渴乏,然后再安排吃早午晚饭,饭后招待客人的仍然是一杯热茶。
青阳人迷恋喝罐罐茶的历史无据可考。在青阳土生土长的我还以为罐罐茶是青阳的专利,后来走出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才发现,罐罐茶在其他地方同样受宠。
我喝过不少名茶,但与青阳的罐罐茶比起来,它们像少了些什么。
■ 姜
茶
在青阳,姜茶和罐罐茶紧紧相依并穿梭于朴素的方言中。
《本草纲目》记载:“姜能去寒养身,健胃整肠。”民间也有谚语称:“冬吃萝卜夏吃姜,无病消灾寿命长。”
煮姜茶时,除了备好茶罐、茶叶,还需生姜、红辣椒、食盐。先将生姜、红辣椒、食盐捣碎,用薄布包好。和煮罐罐茶的工序差不多,先在火塘里生火,柴禾变成燃烧的木炭后,将注如一定量山泉水的茶罐放于火上,待罐内的水煮沸时,用茶叶少许(六七克)同事先包好的生姜等物投于茶罐中,三四分钟后,一罐且茶且药的民间饮料就出炉了。
据说姜茶也是英国人喜欢的饮料,但其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泡茶的时候放上一节鲜姜,然后加糖焖上十多分钟就OK了。这样的姜茶我实在是不敢恭维。
寒冷的冬日,山村被大雪覆盖,在跳跃着火焰的火塘边,茶和姜的香味四溢,纯朴的青阳人暂时遗忘忙碌的农事,三三两两的在一片寂静中慢慢地品尝着自产自销的姜茶。这种有滋有味的世外桃源生活片段令我深深向往,这样的场景也常常在我的诗歌和梦境里出现。
姜茶兼茶味、姜味、辣味、盐味,刚煮好的姜茶不能大口喝、也不能待冷后喝,要乘热适量的喝,才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预防流感、伤寒、咳嗽等疗效。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喜欢姜茶特殊味道的村民随时都在喝,部分村民喝姜茶要看季节,一般夏季不喝,认为姜茶为提火之物。
另一种喝法是:将生姜洗净,切成片,加食盐泡于一容器中约一周待命,在煮好一罐罐茶后,把姜片取出,一口茶、一块姜片慢慢饮之、嚼之,或与亲朋好友、或独自一人。
顺着一抹茶香触摸历史:石阡茶叶生产已有1300多年,《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
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即是今天的石阡县。清朝乾隆年间,石阡茶叶进入清皇室,得到皇帝及大臣们的交口赞誉,将此茶列为每年纳贡的必备之品。在青阳,为数不多的茶园几乎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山幽谷之中,峰峦叠翠,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茶树在其间自然地生长着。
皇帝及大臣们都交口赞誉的茶叶,我们黎民百姓将其调制出多样品种,能抿一口怎不受宠若惊?
出门在外的日子,我很想重温久违的姜茶,同样的材料和工序,但制作出来的姜茶却是典型的伪劣产品,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从茅台酒和赤水河的渊源中悟出:青阳的姜茶也是不能复制的啊!
我时常在想:在青山绿水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们快乐地生活着,茶是他们一剂卸愁最佳的药方么?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