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28日(写作中的主、客观)

(2008-06-28 22:32:15)
分类: 日记

小说有叙述者,这叙述者或许是作者,或许是其中的人物。

因其叙述,主观性是跑不了的。

叙述者与人物合一,造成了某种体验式的效果,进可观察事物,退可审视内心。

正是在这里——进退之际形成了韵律,形成了某种适当或恰当的表述。

极端的追求是危险的,无论是对“纯客观”的追求或对“纯主观”的追求。前者如罗布·格里耶、海明威(有其倾向),后者如那些以议论见长的作家。

只知进不知退和只知退不知进是同样糟糕的。

进(客观)、退(主观)不仅是一个分寸、频率的问题,实际上意义也大不相同。

千万不要忘记,故事是被叙述出来的,因此它是被主观引导的。

叙述的口吻、角度,叙述者的个性、习惯、背景是需要加以思考和设计的。

故事由叙述者带出,必定染上特殊的主观色彩。

停留于主观是一件乏味的事,但一味地去除主观、以去除主观为己任则造成了另一种乏味。

偏重是允许的,并且偏重还造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类型,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读者需要。

在强调“再现”、“现场”、“客观”等因素时,切不要忘记叙述者、主观性的引导。

后面一句话是针对我目前的思考而说的。

————

读我以前的小说,如《双拐记》、《交叉跑动》、《在码头》,皆有强大的主观叙述优势。

不应放弃这一优势,但是需要调剂,不可沉溺。

回顾我写作时的一些艰难时刻,很“客观”的时候往往失去了主观的支撑,因而干涩,而很“主观”的时候又因缺乏客观而感到脆弱。

皆是因为追求极端或放任自己。

主观笼罩下的客观、尽量地客观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小说中最好的部分乃是那些主客交融或者轮番上演的部分。

要将某种不自觉的适应变成自觉自愿的把握。

就目前小说写作的整体情况而言,忽视再现、现场、客观仍然是最为普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