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23日(《没有国家的人》/中、西小说)

(2008-06-23 23:55:54)
分类: 日记

读冯尼古特的《没有国家的人》,非小说类。

这是冯八十二岁时出版的,就要死了。

中国人怎么可能八十二岁时写出这种质量的东西?怎么可能快死了,还写得那么好!

这个地方的确不养人,不养精神,所以需要特别的格外的谨慎。

 

西式小说习惯于叙述者与人物的视角合一,这就造就了比较深入的主观色彩。

进可观察事物,退可审视内心。

其主调是体验式的,体验外部和内部。

中式小说叙述者与人物保持距离,人物的内心体验极为省略,对外部的描写也缺少体验。

中式小说以解释性的笔法为主,大的方式上以“叙述”而非“再现”为主。

这是一种“自由散漫”的写法,灵活多变是优势,而不太可能深入。中国笔法比较适合散文,而不太适合小说。

对白除外,中式小说中有很棒的对白,增强了阅读中的体验性,作为一种补偿。

————

西式的主观性和中式的主观性是两个概念。

西式的主观性是体验的主观性,而中式的主观性是叙述的主观性。

西式的主观性联系于人物,而中式主观性联系作者。

因此中国人强调文笔,文笔的好坏是决定性的,也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西式小说则强调内容,内容的表达是成败的关键。

中国人都是大师,然而不过是文笔的大师。

西方作家本质上是匠人,但有可能成为某类产品的巨匠。

这一分野在今天仍然有效,中国作家对风格的追求、对大师气派的追求几乎是压倒性的。

中国作家一开始就是大师,而西方作家是后来成为大师的,是跌到高处,而中国作家是从高处跌落的。

————

主观性、风格是必要的,但最好是体验式的主观风格。

就像某种粘合剂一样,将你所要表述的东西牢牢地粘连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