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尊重

(2015-09-30 14:25:13)
    这许多年来,汉语的内涵越来越走形了。生搬硬造的不说,古来就有的那些,也被肢解、被阉割,有的失去了原有的韵致,有的甚至与原意基本不相干了。究其原因,不过两条。第一条是嘴巴大的说了算,他老人家认为是啥意思就必须是啥意思。可笑的是,他老人家往往并不真正懂得一个词、一个字到底是啥意思。于是,他老人家肤浅的理解,便成了这个词、这个字必须表达的意思。第二条是酸文假醋的所谓文人,既掌握不了优雅的汉语,又不愿意好好说话,或望文生义,或依意造文。可怜的是,酸文假醋者人多势众,干起来改字造词的勾当,几乎无坚不摧。
    仅以一个词做例子,看看这两种人是如何折磨汉语的。这个词便是被人整天挂在嘴边的“尊重”。不用追根溯源,就说说尊重在古今用法里包含的两个含义。对待别人,尊重主要体现在尊敬;对待自己,尊重主要体现在自重。那么,什么事尊敬,什么是自重呢?也简单说说。

    对别人尊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看得见的,比如热情、谦恭、赞赏等,以及符合双方关系的距离、敬语等,都使用得体的“分量”。既不要欠缺,怠慢零落了对方,也不能泛滥,令人消受不起。还有就是真诚,按照什么社交礼仪教材,生搬硬套来的东西,不算。另一个方面是看不见,但确确实实存在于你心中的,对别人的看法、态度、评价等等。我们不可能完全透彻地了解一个人,但至少应该明白,人各有各的长处。有些人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如我,这时候,我就明白,是我没发现人家的长处。如果浅薄地认为,这个人一无所长,就失去了对别人的尊重。而内心隐藏得再深,不敬也一定会慢慢浮现到表面来。
    曾经有那么一次,与校友、同事等去南方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开会,那里距离铁观音才产地不远。工作之余,校友约我到茶农家里品茶、选茶。对于茶道,我这瓶醋,恐怕连瓶底都盖不满,喝喝倒也凑合着不至于丢人现眼,选茶是一窍不通的。好在茶农既热情又大方,不但拿出名目繁多的茶叶请我们品,还给我们讲了不少铁观音的知识,中间穿插了不少传说、故事啥的,一直折腾到夜里两点多才回到酒店。第二天,校友半是吹捧半是感叹地告诉我的同事,说我懂得不少茶文化。其实我根本不接受这种说法,这不过是人家的客套而已。同事则一脸不屑地问我,她说你懂茶,你懂茶吗?我说,不懂。同事是,就是!顺便说一句,这位从贫民窟里长大的小市民,并非对我有什么恶意。只是,他眼里的自己无所不通,他以外的人都一样地一无是处。
    后来,校友问我,你不生气?你怎么回答你不懂?我说,我真不生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让我生气的。我生气,首先我要在乎你,说得再直白点儿,我看得起你,你才有可能惹我生气。

    自重,可以算是对别人尊敬在自身的反应,尊敬别人,知道别人的分量,我就会平和心态、放下自大,把自己变得更加庄重,从而得到别人的尊敬。前面的例子,可以同样用在这里作为例证。如果我欺负校友对饮茶一窍不通,把自己那些似是而非、不着四六的“茶文化”卖弄一番,人家还会认为我“懂”茶吗?
    自重的另一个意思,是担当。朋友也好、同时也罢,相处久了,总会有些不完美的事儿发生。对于这些不牵扯原则的小麻烦、小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分清责任,何况也不一定能分得清。即使分清了责任,基本上也就分清了关系,倒不如大家都糊涂一点儿,都认为是自己的失误。更不能直接把责任推给别人,看起来自己永远精明干练,从不犯错,可能别人早就懒得与你争辩了。你赢得了口头胜利,失去的是身边的众人。
    可能你会沾沾自喜,自认为你一直以完人面目混在这个环境里。你不知道,一个把所有人都看轻的人,在众人眼里只不过是个洋洋得意的贱骨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