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剥笋式解读“小画幅”之六:who怕who啊!

(2008-04-23 23:23:43)
标签:

杂谈

  新机型的评测总是让人想起来登峰造极这个成语,更新的机型出来,上一代机型便被拿来作极其不堪的对比,好像旧机型原本就一文不值,新机上市的登峰造极总是以旧机型被抛入深渊为对比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无法逐一拿来对比。我使用的20D与40D相比不管是高感光度的表现还是操作的感觉都差不少,但是用到400感光度甚至800,一般的拍摄绝对不至于达到天壤之别。这是机身,是我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我还将继续用下去,肯定会用到它翘辫子为止。
  我对机身的看法是,新机型好,旧机型也曾经是新机型,也曾经“好”过,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市面上还能买到的和拍摄者还在使用的任何机型都能满足一般拍摄需要。好用和能用是两回事,一般拍摄者不太可能也没必要仅仅为了“好用”一年陪几千块钱。除非你有专门用途,手里的机身不能满足需要了,有专门用途的拍摄者就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范围了。
  关于镜头,更是谁也不怕谁。
  要说镜头,得先排除拍摄者方面的不利因素。使用方法影响效果是肯定的,每一支镜头都有软肋。很难想象,一个不太了解镜头性能的拍摄者能够拍出画质好的照片来。拍摄者不但需要对镜头成像又比较深入的了解,还需要了解自己使用的这支镜头的特点。
  对镜头的对比,比较好的方法是同一个拍摄者使用自己熟悉的不同的镜头。这里没必要列出具体型号进行拍摄对比,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用途不同,所以使用感受也千差万别。唯一的共同点是,每一支镜头在某些条件下都能拍出令人满意的某种那怕是某张照片。
  不少拍摄者提起某款镜头总喜欢罗列它的极端指标,好就好到镜皇,坏就坏到不值一提。冷静地想想,哪个厂商会生产真正的垃圾?再便宜的镜头也有基本的素质保证。又有哪个厂商把一款镜头做到不可逾越呢?要是那样,也不用研究开发新产品了,反正永远第一,最大规模进行这一款镜头的生产,让所有的机身都能使用这款镜头,没有了研发成本、没有了竞争对手,这是多大的利润啊?
  还有一个问题,多数拍摄者不会有多少机会把照片放到12吋或者更大,对一般拍摄者来说镜皇的优势远不如它的价格给人印象更深。
  在一般的拍摄中,选择镜头首先要选择焦段,而不是色圈儿。牛头也好狗头也罢,各有千秋,谁也不怕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