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湖州长兴自驾游(七)大唐贡茶院

标签:
长兴贡茶院顾渚紫笋茶陆羽 |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
被历代文人誉为“茶中极品”的唐代贡品——紫笋茶,就产于长兴顾渚山一带。早在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4~765年),茶圣陆羽在长兴考察茶叶,发现此茶优于其他茶,就推荐给皇帝,并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式列为贡茶。
长兴作为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涉足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摩崖石刻,成为珍贵的中华茶文化遗产。“紫笋”一名,也由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随着紫笋茶贡额的增加,在顾渚山麓建造了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贡茶院。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长两州刺史督造贡茶,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限定清明前将贡茶送到长安。故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和“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等诗句。当时采茶役工约三万,工匠千余,累月方毕。顾渚紫笋茶在唐代连续进贡八十多年,会昌中(公元843年)进贡紫笋茶数量近二万余斤,朝廷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焙贡”。自唐朝经过宋、元,至明末,连续进贡876年。顾渚紫笋茶作为贡茶可谓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是中国贡茶之最。
立于顾渚村村口的大茶壶似乎在向来宾展示紫笋茶曾经的辉煌历史。
大唐贡茶院初建于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占地10多亩,造房30余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其规模之大,历史之早,累贡之久,堪称世界之最。当时两厢置茶碓,焙室百余所,工匠千余名,面朝太湖,金沙泉涌流其侧,明月峡横亘在前,旁有清风楼、木瓜堂、息躬亭、忘归亭。制贡茶时,这里张旗立幕,丝竹歌舞,声飘空谷,十分壮观。
古贡茶院历经数朝变迁,于建国前毁于大火。2005年底,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长兴政府斥资一亿元历时三年在古遗址旁重建了大唐贡茶院,根据史书记载尽最大可能还其原貌。
重建的贡茶院整个景区占地110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以展示茶圣陆羽生平和《茶经》为主的陆羽阁,与供奉文殊圣佛的吉祥寺,南北对峙,雄踞于苍松翠林之中,昭示着禅茶一味的理想境界。西廊由名人典故、摩崖石刻、二十八刺史三大部分组成;东廊的贡茶制作、贡茶递送、品茗三绝、贡茶知识、茶艺流传、贡茶恢复等景点则反映了贡茶的历史渊源。整个贡茶院为仿唐建筑,气势恢弘,在陆羽阁的东西两侧,有购物中心和品茶雅室,故贡茶院是集观光、修学、休闲为一体、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相得益彰的茶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刚开放不久,很多设施还没有到位,游人不多,我们怯于60元的高价门票没有购票入内,征得看门人的同意在大门内拍照留念。
陆羽阁
紫笋茶于1979年开始恢复试制,1982年首次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得到专家名师的一致赞誉,荣获国家级名茶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