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湖州长兴自驾游(八)千年古刹寿圣寺

标签:
长兴寿圣寺宝塔千年古刹 |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
寿圣寺位于水口乡顾渚风景区内,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盛唐时寺院规模达到鼎盛,院内僧人有2000之多,成为浙北首刹。唐宋时期,茶圣陆羽,诗人杜牧、张文规、钱起、颜真卿、白居易、温庭筠等高僧贤士、文人墨客常于此品茗参禅。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寺院曾多次遭遇火灾也多次不停的重建。在已故的圆成方丈的主持下,寿圣寺再度重兴,香火鼎盛。
离开大唐贡茶院,我们驱车返程,路过寿圣寺,即停车游览,这也是小多彩为我们精心安排的线路。其实前一日晚寻找农家乐住宿时就已经过这里,当时已是漆黑一片,夜幕中只见寿圣宝塔光彩照人,高耸入云,绚丽夺目的塔顶似金莲宝灯伫立空中,十分壮观迷人,我们停车拍下这难得的绝胜之景。就在我咔嚓咔嚓连拍了数张收起相机转身的一瞬间,灯光突然熄灭,我下意识地回身望塔,面前已不见宝塔,只剩黑茫茫的夜空,顿时我倒吸一口冷气,幸好有三位男士在旁壮胆,否则我肯定魂都吓没了。事后我们估计宝塔景观灯是六点关闭,工作人员看我在拍照就稍等了片刻,见我收起相机就关掉了电源,因为这之后我们即看表刚好是六点零二分。
寿圣宝塔由同济大学教授路秉杰设计,于2008年落成,位于寿圣寺前广场东侧,坐东朝西,为楼阁式多宝塔,四方形,共9层,下面七层为楼阁式,至第八层为正方形圆,内有四根柱撑起第九层洁白的圆形塔身,以应“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层层叠加的斗拱挑出飘逸的塔檐,檐下摇曳的铃铎发出的清场雅音沁人心脾,68.99米寓意“天长地久”,莲花柱础、直棂窗、圆形攒尖顶……所有的一切都令宝塔灵秀而别致。
塔前一巨石,上有已故圆成方丈手书“寿圣宝塔”。
寺院规模宏大,主要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七如来殿和五佛楼。东西配殿分别是:钟楼、鼓楼、客堂、大悲殿功德堂、念佛堂等。
天王殿
大雄宝殿
三圣殿
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东西对称为钟楼、鼓楼。
三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西边的一株为雄,高大挺拔,胸径过米,非三人不能合抱。
树前有长兴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巨石――木鱼石,石上刻有下列文字:“千年银杏,五代同堂。生机勃勃,无老之象。”
沿着三圣殿东面的走廊,穿过一小门,便是清修之地五佛院,不大的院落中错落有序地种植着绿色植物,让人感到一种清静感。
院内大殿为二层结构,一楼是七如来殿,二楼为五佛楼即藏经阁,阁中供奉五尊佛像。
庭院四周及各客堂斋室之间均有游廊连接,廊内均有彩绘装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院内有多间客房,常年住有不少笃信佛教的香客居士以及云游到此的僧侣。
斋堂的屋檐下挂着硕大的铜片,敲响铜片即表示开饭了。
寺院内绿树如荫,修竹摇曳,整洁幽静。据说寺院里还存有千年古井一口,刻有“古寿圣寺”的石砖墙一处,以及数方宋代柱础等遗迹。
蓝天白云下,寿圣宝塔修长挺拔,如果您去长兴,建议去寿圣寺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