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朝医案343:突发眩晕是脑桥腔梗惹的祸吗?

标签:
椎基底动脉缺血腔隙性脑梗塞脑桥腔梗眩晕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病例摘要
70岁的肖婆婆。突发眩晕天,于2025年9月30日门诊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收住院。患者2天前突发头晕,视物天旋地转,不能睁眼、站立不稳,恶心、欲吐,无头痛、耳鸣,闭眼2分钟可缓解。昨天下午5时再次头晕发作,无明显缓解,伴眼胀,呕吐数次。于9月30日测血压190/90mmHg,颅脑CT示脑桥、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多发性腔梗,部分软化灶形成、脑白质变性、脑萎缩。
既往有高血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不佳。
体检:血压155/80mmHg,表情淡漠,神清、精神欠佳、少气寡言。检查合作、眼面部、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运动正常、无局灶神经损害症候。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心电图示心肌缺血。颈部血管彩超:左侧颈动脉板块形成。TCD示右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颈椎DR拍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
诊断: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桥、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
处理:经脱水、改善血液循环、降压、抗凝、调脂稳定斑块及对症支持等治疗7天,病情好转出院。
专家点评
患者年龄大、有高血压史30余年,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突发眩晕、起初短暂休息可缓解,再发后持续时间较长,缓解不明显,伴站立不稳、恶心、未吐,无耳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颈椎退行性病变。TCD示大脑动脉广泛供血不足。CT示脑桥、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多发性腔梗、脑白质变性、脑萎缩。专家指出,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头晕主要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不足引起,如小脑、脑桥缺血容易发生眩晕、站立不稳,符合所谓中枢性眩晕的特征,但是患者眩晕症状较重,可能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致内耳动脉(迷路动脉)缺血亦参与发病机制。
肖婆婆头晕是否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引起?专家指出,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发生在脑部的小血管病变,病变的血管堵塞致相应的脑组织坏死后留下的小空腔,病灶通常不超过1.5厘米,称为腔隙性脑梗塞。据报道,约70%的腔梗患者发病却毫无察觉,30%的腔梗患者会感到手指发麻、走路不稳和说话不清才被发现。像肖婆婆大脑多发腔梗可能存在很长时间未被发现,本次头晕做颅脑CT才被确诊。
桥脑位于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心跳、意识及神经信号传导。此处发生梗塞,即使范围小(腔隙性),也可能引起眩晕、吞咽困难、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抑制(罕见但危险)。肖婆婆仅仅发生眩晕,无以上局灶神经损害症状,而且恢复很快,故可排除桥脑腔梗引起的眩晕。
专家强调,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腔梗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效控制血压、调理血脂、抗凝等治疗,同时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定期复查。
前一篇:糖友如何运动才能有效降低血糖?
后一篇:什么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