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沉默性脑梗塞?

(2025-06-23 05:02:32)
标签:

中风

脑卒中

脑梗塞

腔隙性梗死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何谓沉默性脑梗塞?

沉默性脑梗,临床上也叫隐性脑梗死或无症状脑梗死,是指脑子里存在一种“脑洞”,通过核磁或CT的影像可准确的发现它,这种“脑洞”就是腔隙性脑梗,因为它大部分是静悄悄的发生,所以也被称为“沉默性脑梗”!而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故称为无症状的脑梗塞或隐性脑梗塞。但是脑部的细微病变也会有一些影响,比如夹持功能或者记忆方面有一些损伤。这样的脑梗死患者也是要关注的,因为在共同的病理基础上,也有可能发生大的脑梗死或者脑中风事件。

1.发病原因

无症状脑梗塞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大致相同,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狭窄、吸烟等。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较多,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斑块脱落及血流速度的改变是本病微小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慢性心房纤颤容易引发心源性微小栓子,造成无症状脑梗死,可能与老年人有关。同时其他研究也认为:高血压发生无症状脑梗死的几率较高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更容易发生无症状脑梗死。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各地报道不一。Tanaka等报道92例冠心病,脑CT扫描结果发现26例有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为28.26%。国内韩凤等报道289例高血压病例,其中合并冠心病者180例,无症状脑梗死20例,占10.1%。刘琨等报道84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无症状脑梗死23例,发生率为27.38%,说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也较高。

2.发病机制

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同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上之所以无症状而脑CT扫描或MRI检查有脑梗死病灶,可能是因为:
(1)梗死灶位于脑的非主要功能区或非优势半球。
(2)脑梗死造成的损伤缓慢发展,脑组织产生了代偿机制。
(3)梗死灶一般较小,一般小于1.5cm,未累及感觉或运动传导束,又处于脑的静区或非优势侧。
(4)虽然有短暂的症状,但由于患者可能忽视或遗忘病史,或用其他原因解释。
(5)也有人认为脑梗死症状可能在患者睡眠时发生,而在患者清醒后又缓解或梗死灶小,为腔隙性梗死。

3.临床表现

无症状脑梗死并不是什么症状都没有,根据仔细询问病史,多数患者是有症状的,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头外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精神异常等,其中头痛伴头晕发病率较高,可以出现抑郁,或智力障碍。无症状脑梗死既可单独存在,以后有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的可能。

4.无症状脑梗塞防治

发表在Lancet子刊上50万中国人研究提示,腔隙性脑梗并不是无害,5年复发率近40%!腔隙性脑梗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未来很可能会发生中风,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何谓沉默性脑梗塞?

(1)良好生活习惯:减少高脂、高钠、高糖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控制总热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适量运动。
(2)控制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房纤颤等疾病。
(3)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来减少血液的凝块形成,以预防血栓再次发生。此外,他们还可能会开具降脂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硬化和血管阻塞的风险。
(4)密切监测:对于患有无症状脑梗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的脑部成像检查,以监测动脉状况和血栓情况。

总之,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长期坚持,才能降低发病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