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杂志:房颤抗凝后出血警惕新发癌症

标签:
心房纤颤华法林出血癌症健康 |
分类: 健康新知 |
近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加拿大队列研究提示,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中,出血与该出血部位的新发癌症密切相关,与癌症更早获得诊断有关。
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抗凝治疗后出血的房颤患者,不应将出血完全归因于预期的不良反应,应考虑及时检查是否有恶性肿瘤,从而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机会,增加癌症治愈的可能性。对出血来源进行恰当的评估,如果其潜在原因得到了解决或检查没有发现严重的病理现象,也可能会增强恢复抗凝治疗的信心。
该研究纳入加拿大安大略省2008~2022年期间确诊为房颤后开始服用华法林或直接口服抗凝药的65岁以上患者(排除瓣膜性心脏疾病、慢性透析、静脉血栓栓塞、既往有癌症或出血史的患者)近12万例,其平均年龄为77.4岁,52%为男性,21.8%在接受抗凝治疗后出血,从开始抗凝治疗后随访2年期间4.9%的患者诊断恶性肿瘤。
分析显示,出血与诊断为癌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HR=4.0)。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颅内、鼻咽出血的患者诊断为任何癌症的风险分别增加4.0倍、4.0倍、3.0倍、0.8倍、0.5倍;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出血时,诊断与出血部位一致的癌症风险更高,分别增加14.4倍、10.8倍、9.1倍。
出血的患者比未出血的患者在相对更早的阶段诊断癌症(诊断癌症四期的患者分别占27.6% vs. 31.3%)。
来源:Bleeding and New Malignancy Diagnoses After Anticoagu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Circulation, 20 February 2025.
后一篇:老年人头晕原来是血压升高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