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金朝
叶金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8,869
  • 关注人气:34,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过嗅觉感知疾病

(2014-01-28 06:29:45)
标签:

嗅觉

疾病

过敏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通过嗅觉感知疾病
    导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人类能通过嗅觉帮助来感知那些免疫系统高度活跃者所患疾病。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人类能通过嗅觉帮助来感知那些免疫系统高度活跃者所患疾病。

  研究人员为8名健康的志愿者注入脂多糖或盐水,志愿者然后穿着紧身T恤达4小时,以吸收含免疫反应相关气味分子的汗液。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对宿主有毒性,超过一定量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导致短时发烧。

  随后,另有40人负责闻汗液的样本。结果显示,通过闻不同样本,这些人认为注射脂多糖者的T恤有更强烈和令人不快的气味,闻起来不太健康。

  研究小组负责人说,免疫系统防御性越强,汗水气味越令人不快,人类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通过汗腺向周围人群释放某种形式的气味信号。能够检测到这些气味,就能让人们尽早发现疾病。

此前有研究显示狗能够通过嗅觉感知肿瘤的存在,就像发现毒品。早先也有证据表明某些疾病的患者呼吸有不同气味,如淋巴结核患者的呼吸闻起来像过期的啤酒,糖尿病患者的呼吸闻起来像丙酮。新研究旨在进一步探明人通过嗅觉来感知疾病的能力。

嗅觉异常征象

人的嗅觉能辨数万种化学气味。而嗅觉异常,不但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惑,而且它还常常是某些疾病侵入体内的信号。

1.嗅觉减退

多见于感冒和各种鼻炎。轻者会感到嗅觉明显减退,如急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重者嗅觉可能完全丧失,如萎缩性鼻炎,其表现是鼻腔内结有大量带有臭味的绿痂,这不仅使嗅觉失灵,还会产生头疼,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此外,鼻腔长满了息肉、肿瘤、鼻甲骨肥大增生,致使气流不能到达嗅区,以及颅内长了肿瘤,压迫或破坏了传递嗅觉的神经纤维也能引起嗅觉失灵。另外,据美国纽约一研究小组实验发现,嗅觉丧失往往是乳腺癌的一个早期表现。当然,乳腺癌患者并不都丧失嗅觉,但排除了鼻部原因外,应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2.
嗅觉过敏

多见于神经过敏体质和一些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它主要表现为当空气中存在少量不被正常人所感知的气味时,会感到极度的不安。如对香臭都感到不舒适或难受的嗅觉过敏,则可能是癔病或癫痫的先兆。神经衰弱、妇女绝经期及疑心病也可能导致嗅觉过敏。  

3.觉倒错

把一种明显的气味误认为是另一种气味,如将臭气错认为是香气,或无臭气认为有臭气,称为嗅觉倒错。头部外伤者、脊髓结核、精神病、癔病、神经衰弱等病人,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氨基比林等,常会出现嗅觉倒错。另外,一些原来嗅觉丧失的患者,进入恢复期也会出现嗅觉倒错。
    4.
幻嗅

幻嗅和幻视一样,都是一种幻觉,即指在没有外在刺激情况下而产生的虚假感觉。其表现是,患者会闻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某种气味,而且多半都是难闻的气味,。如烧胶皮味、羊毛膻味、臭鸡蛋味、腐尸味等。幻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和神经衰弱患者。某些脑部器质性病变,也可引起幻嗅。此外正常人在极度疲劳、极度恐惧、极度寒冷、极度饥饿、长期孤独、睡眠和某种药物作用等情况下,也会产生幻嗅。
    6.
失嗅

人类的鼻子能分辨出2000—4000种不同的气味,这一过程虽然仅为一刹那间,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当各种具有挥发性气味的物质进入鼻腔,则迅速溶解到鼻帖膜表面的泌物内,并在嗅区(鼻腔的上半部)发生化学变化,再通过嗅神经传导,经过大脑中枢的分析,从而产生各种不同气味的概念。嗅觉灵敏度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特别敏感,有的人却很迟钝。这是由于嗅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低,嗅觉灵敏度较高,故冬季比夏季嗅觉灵敏;年轻人嗅觉比老年人敏感;精神集中时嗅觉较为敏感;女性在月经期或月经前期嗅觉也较好;长时间地接触某种气味,能够产生嗅觉的适应性等。这些都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鼻子香臭不闻,或嗅觉减退,则为疾病的异常征象,称为失嗅。

引起失嗅最多见的原因是鼻子发生机械性的堵塞,空气进不到嗅区,无法产生嗅觉。常见于鼻息肉、鼻甲肿大、鼻腔慢性肉芽肿、鼻肿瘤及鼻中隔偏曲等,此为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如果因呼吸气流方向改变,不经嗅区而产生的失嗅,则为非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如鼻中隔穿孔、全喉切除术等。还有一种嗅觉减退是由于嗅粘膜、嗅神经及其未梢的病变,使得嗅区不能感受气味,如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病毒感染、肿瘤、老年性退变等,感冒引起的嗅觉减退就属于这一类。鼻腔局部因素引起的失嗅可伴有鼻部的其他症状,应请五官科医师检查诊断,呼吸性嗅觉减退除肿瘤引起外,尚可治愈。此外,有些鼻炎病人长期使用滴鼻液,如硝酸、碳酸、甲醛、链霉素.新霉素等也能毒害嗅神经而导致失嗅,所以,这类滴鼻液宜慎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