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心态家长杂谈 |
现在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很强,家长的竞争意识也强。每次考完试,卷子发下去了,尽管我们的考试从来不公布名次,不排队,分数也不公布,只在班里公布全班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是多少,但孩子和家长开始互相比、排名次来劲着呢。
一次考试后,有个学生找我,他说:“老师,你看你多给我扣了一分。”
我拿来试卷一看,我说:“你这个本来就是错的,扣分是应该的。”
这个孩子就有点求我的意思:“老师,你就给我加一分吧。”
我说:“你错了就是错了,再说加上一分能怎么着?”
他说:“您不知道,这一分对我是很重要啊。”
我问他:“怎么重要了?”
他这才告诉我,他们在考试前打赌,“我这次比你高5分。不信,咱们打赌,赌注是午饭时的香蕉。”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同学,还有的同学不从自己这里找分,而是从别的同学那里找分,反反复复地查别人的卷子,查到了老师的失误,嘿,别提心里多么高兴了。
然后找到我:“老师,您没给他扣分,他这道题有一点没有按照要求做。”
偶尔老师也有误算的时候,有的时候老师没有看到,这都有可能性。有时,确实是我没看到的,我就会把这个分扣掉,但有的时候明显是某些同学为了给别的同学扣分而没事找事儿。
也有的同学,明明老师扣分扣多了,他也不在乎,对分数看得很淡。孩子们对分数的态度在表现形式上都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孩子对分特别计较,年级越高的孩子,对分数看得越平淡,一两分就不太在意了。但是自己的分数跟班组最高分差得多了,他也知道得加把劲。在高年级学生看来,分数只是一个检测工具,不会斤斤计较的。
为了让自己考过得高分的同学,有的同学会想一些办法出来,干扰对方的学习,如有一个同学还把对方的笔记本拿走了。这是在进行不公平竞争!我先在班级里寻找,从同学当中征集,是不是谁不小心拿错了,或者是不是落在家里了。
实在找不到,我也不会坚持一定要查到底,而会让丢笔记本的同学借别的同学的笔记复印一下。因为拿走别人笔记本的同学之所以没有站起来承认是他拿走的,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其实我大概知道是谁拿的,哪几个学生竞争最厉害,谁最爱在背后搞点小动作我都清楚。
但我不点名,我会在班会上说,教育他们不要干损人也不利己的事。我经常给学生说,如果你能力有限,不能帮助别人,这是很正常的事。但你起码不能让别人讨厌,不能做损害他人的事情,这是做人的最低底线。另外,考试是公平的,你把别人的笔记本拿走了,但实际上别人可以通过复印一份笔记来学习。别人不会因为笔记本丢了而不去努力学习,相反,你还会因为拿了别人的笔记本而心里不自在,影响了自己的复习,更有可能影响自己的考试发挥,得不偿失。分数只是考察你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如果总是靠耍一些小手段来提高分数,都想着拿别人的笔记本,想着给别人多刨一分,想着为自己多找回一分来,那你以后每次考试心里都不安稳。
孩子毕竟有一个道德认知的过程,有些道理是不知道的,有些是知道的,当老师讲了道理后,他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往往这样的事,说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施教的时候,不要忘了他们是孩子。成人犯了错误,该怎么样惩罚就怎么样惩罚,对待孩子当然不能姑息纵容,但要让他们建立起来一种观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犯了错误就必须要勇敢地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