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二十四课(一)怎样破除法执

(2018-09-03 15:54:04)
标签:

正觉之道

佛子行

广释

道次第

闻思修

分类: 根让仁波切《正觉之道.佛子行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二十四课(一)怎样破除法执


我们对世界的误解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在轮回中承受痛苦和烦恼,导致这无尽苦难的真正原因,正是每个众生与生俱来的我执和法执,基于二执而造种种业,在共同与不共的业果作用下,便产生了不清净的万事万物。在我们有限的狭隘认知当中,人类所有的知识,仅仅是依靠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和意识来提供并下结论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获取知识的其他途径,绝大多数人类感知外界的现象,都是借助于作用有限的五识,再加上一个迷乱的心,由此便武断地宣称:一切现象和知识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中,无论人我或法我,万事万物有产生、有住留,最后有消亡。把自己感知不到的事物,都草率地归结为“虚无”或“不存在”,这种错误认知所导致的错误世界观,无疑是万祸的根源。


       之前我们也曾经谈到,破除法执亦即破除所知障,正如佛陀于《楞伽经》中说:“以我执产生的执着为烦恼障,以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心及习气为所知障”。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也说:“三轮执着心,许为所知障。”简而言之,有你、我和我所这三轮(三种念头、意识)的分别执着,由此而产生的所有意识、念头和执着都是所知障。除了对自我、我所的执着以外,对于一切万法的执着都是所知障,它会直接障碍我们获得遍知。


       生活在大乘佛法弘传的国度,虽然我们经常念诵《般若心经》,但对《心经》所阐述的空性理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令我们似乎知道五蕴及万物的本质空性,但仅靠模糊不清的概念不足以使我们获得解脱。


       我们能感知到的所有现象如梦如幻一般,都是由业力产生的一系列错觉,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所感知到的世界,并不是事物的真实相状,其中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实有存在的事物,也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本质,所以说“色即是空”。现象是空性并不意味着什么都空无所有,因为空性中蕴涵着无限的可能,世上任何原来没有的事物,都是在空性中聚合各种因缘而产生的,因此说“空即是色”。


       我们对于虚假的、不存在的诸法,有着坚固的实执,以至于无量劫来被种种虚幻的现象所欺骗。一切万法的本质为什么是虚幻不实的呢?这个终极疑问,只有用佛法正理方可明晰,用逻辑推理去颠覆我们过去的错误观点,才能从知识上了解诸法的真实本质,并在实修中亲身体验到实相——无分别的智慧。我们靠感官无法直接认出它,因为实相超越感官和语言文字,所以无法言说。想要永断轮回、获得遍智佛果,必须远离有寂二边,打破最大的二元对立——对轮回和涅槃的执着,方法是修学大乘佛法的精髓——慈悲与智慧。所谓智慧,是了知实相、并且从内心证悟了空性境界。尽管这种实相无法用众生的语言文字描述,但佛菩萨出于对无明众生的悲悯,为了令众生能够逐步了解真相、现见真实的智慧,所以针对不同众生不同角度的法执,善巧地运用人类的语言文字和我们能够接受的逻辑,宣讲了五种推理方法——中观五大因,用以否定我们对于诸法实存的错觉,颠覆众生的错误世界观。


       超越二元对立的胜义谛境界——现空不二,绝大多数人只有依靠世俗的语言文字来了解,才能接受和趋近。最佳方式是运用中观五大因的逻辑去重新认识世间万物,先从见地上颠覆我们对万法的执着,建立空性正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修而证悟实相。


       所谓“五大因”,这个“因”并不是因果的因,而是佛法的重要学科——因明学的“因”,指用来推理的理由和根据。“五大因”是永恒不可逾越的界限或理由。用这些推理的方法来抉择事物时,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承认其正确性,这些逻辑会让我们明白,诸法的本质为什么并不真实存在,以此颠覆我们的错误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五大因中任何一种,都同样能达到推翻错误见解、打破实执的目的。因此,并不一定要把这五种逻辑都联合起来运用,才能论证法无我。

 

法执与偏见

       由于要破除法执,先简单了解一下法执的概念。“法”就是指一切万事万物。除我执以外的一切现象,无论是执着有为法还是无为法都属于法执或法我执。众生对一切万法,都只是通过五种感官的观察,未经客观分析和详细研究就想当然地坚信,自己所感知到的一切现象都真实存在,对这个观点没有丝毫的疑虑。法我执的这个“法我”,并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实有存在”的意思。万法都是内心的投射,“法”多得不可胜数,如果每一个法的执着都要一一破除,是没有穷尽的。因此,龙树菩萨把凡夫对法的执着——不论是心中认定万物实有存在的见解,还是意识、意念层面的法执,总结归纳为四种边见,或称为四边戏论。边是极端之意,常见或者断见这类任何极端的边见都不是佛法,不落入任何一边,才是缘起性空的正道。


       所谓四边就是轮回凡夫四种极端的错误世界观: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在实执观念的影响下,凡夫的思维若不是偏堕于有边存在的范围内,就是偏堕于无边非存在的范围内,或者偏堕在两者皆是(亦有亦无)的范围内,要么堕在两者皆非(非有非无)的范围内。对于一切万法的执着不外乎这几种形式,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执着模式,我们的意识超越不出这四种范围,这是常人思想所能达到的极限。而这些与生俱来的四边观念,影响着我们的整个生命历程,所以正是我们要推翻的,只要先破除了有边的谬见,其余三种观待有边而存在的边见也就随之被推翻了。


       例如,原来认为有边是实有的执着,用五大因来推翻以后,那么胜义谛上的没有是否意味着世俗谛上也不存在呢?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又对“虚无”产生执着,则落入了另一个边见的极端陷阱。因为空性并非等同于不存在的虚无。对“没有”的执着是相对实有的执着而言的,实有的执着都没有了,哪里还有“没有”的执着。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二十四课(一)怎样破除法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