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飞月1999
云飞月199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376
  • 关注人气:5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十八课(一)痛苦转为道用

(2018-08-26 22:35:46)
标签:

正觉之道

佛子行

广释

道次第

闻思修

分类: 根让仁波切《正觉之道.佛子行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十八课(一)痛苦转为道用


痛苦转为道用


颂词曰:

我虽无有些微错  何人若断吾头颅

然以悲心将彼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


颂词直解:

       我虽然没有丝毫伤害别人的过失,他人却故意百般加害我,甚至砍断我的头颅。在遭遇这样的恶缘对境时,我不仅不嗔恨,仍然怀着悲悯之心,发愿代受对方罪过的恶果,这就是佛子的修行。


       痛苦有来自身体和精神的两大类,此偈颂对应于世间八法当中四种不欲的“苦”,特别是指来自他人对我们的身心伤害。只要投生为人类,就摆脱不了痛苦,上至国王,下到乞丐,因为各自所处环境和对事物看法的差异,感受痛苦的方式与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内心没有痛苦。当导致痛苦的恶缘现前时,是选择面对还是逃避?作为一名佛子,在自己宿业的痛苦果报现前时,当然不应选择逃避,而是要像勇士一样直面并将痛苦转为道用。


       修行就像一场战争,一开始可能还只是以展示武器、军队实力等方式威慑对方。正式开战时,战场上敌我双方则根本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战胜对方。佛子的内心当中,既有业力的战士,也有修持的战士,就像敌我两方的军阵。要战胜自己的业力、习气,必须要直面对手,义无反顾地奋勇拼杀,如此,修持的战士才会越来越强大,同时也才能逐渐摆脱习气的控制,这就是转为道用的意义。反之,如果怯懦后退,只要退一步就会接着步步后退,最终结果肯定是生命的沦陷。那么,如何将痛苦转为道用呢?转化的核心思想仍旧是来自佛法的智慧,根据侧重点的不同,而有了知因果、智慧观照、空性见地三种窍诀。


       每个人都会遭遇痛苦与困扰,正如颂词所言,我们没有任何的过失和错误,却无故招来被人砍断头颅的横祸,即便是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佛子也不应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仍然为施暴者的利益担忧,而慈悲地代受其罪行。其实痛苦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是他人无故制造的,从因果方面来观察,有其深层原因:一是自己现世没有防微杜渐;二是自己宿世的恶业。正是这两种原因,让我们遭遇不幸感受痛苦。世人最为执着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当业力现前时,在强烈烦恼习气逼迫的情况下,甚至连摧残、毁灭自己最珍贵的生命都在所不惜,那么他对别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这种疯狂行为并不是他内心真实想要做的,而是被三毒恶业所操控,自己难以遏制。所以,身为佛子的我们面对这种对境时,应提起正知正念,转恶缘为道用。《入菩萨行》里讲道:“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悯,慈悲纵不起,生嗔亦非当。”对于伤害我们的人,纵然生不起慈悲心,也不应心生嗔恨。因为自己与他往昔的恶因缘,如今才会遭遇他带来的伤害。如果不以大慈悲怜悯他,反而嗔恨甚至伤害他,就与我们为利众生愿成佛的精神诉求自相矛盾。


       我们当前的痛苦,源自过去给他人制造痛苦的果报,也就是自己起心动念和行为不正确造成的结果。了知因果之后就不会无端地怨天尤人。阿底峡尊者一语中的:“他害己身时,当观宿业致。”当别人伤害自己的时候,应当观想是自己前世恶业导致的,绝非无缘无故的伤害。既然是自己种的因,就应该以消业的心态坦然接受,果报净化了自己的罪业后,应如清除了藏匿已久的恶疾般轻松。


       生活中的恶缘,是否会成为令我们痛苦的因素,完全取决于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对待它。因此,调整心态很重要,尤以佛法的慈悲与智慧来调整心态最完美。要时时记得,学佛是为了令自己变得更有慈悲和智慧,以智慧的方法面对困境、解决问题,通过智慧的修行,对治、平息烦恼痛苦、断除业力,实现从轮回到解脱的转变。


       若能以智慧观照恼害,痛苦也将成为自己生起悲心和菩提心的逆增上缘,正如《入菩萨行》中所说:“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悯生死众,羞恶乐行善。”人类有这样的特点,幸福美满时难以生起慈悲心。诚实反思便知,顺境中拥有的越多,反而越自私,处处都只为自己着想、以自我为中心,要生起慈悲心很困难。而当遭遇重大挫折,亲身体验了无常以及深切的烦恼,确信佛理和我们的亲身体验相符后,只须稍加引导就很容易生起慈悲心。因此,认清事物的两面性,转换思维角度看待遭受他人伤害带来的痛苦,其积极面则是能令我们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佛陀说在六道众生当中,唯有人类具备修持佛法的最佳条件,天道和阿修罗道众生比人类的福报不知大多少倍,几乎体验不到痛苦,也正因如此,导致他们耽溺于享乐而无暇顾及佛法,要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很困难的。同理,我们若事事顺心如意,要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也比较难。贪着享乐容易让人变得狭隘自私,以至于远离慈悲心;而且由于贪欲和贪恋遮蔽了本性,导致不去思索深层的心灵问题,肤浅地认为“现状一切安好,只要享受当下就可以了,”却意识不到万事万物的变异特性,眼前的幸福生活只是短暂的。


       因此,当我们遭受到他人伤害、身心承受痛苦时,要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承受痛苦的折磨确实令人不悦意,而另一方面,痛苦也提升和成就了我们。《入菩萨行》里有这样的教诫:“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怨敌依我者,堕狱久受苦。”就是说别人带来的伤害,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曾经造业而引发的,当宿业因缘成熟以后就要承受果报。因此,我们不应愤怒,而是要借此来修习安忍,这能让我们消除很多的罪业。然而这又给别人造了一个伤害自己的机会,是我们引发他造业种了恶因,这将导致他要堕入地狱长久地承受痛苦。观察整个过程,其实是我们在消业却让怨敌受到了伤害,他牺牲了自己,恩赐给我们非常宝贵的机会实修安忍。厘清这个事实之后发现,实际上是我们导致他人受到损害,他人反而是在饶益我们,伤害我们的人其实是我们的恩人。只要我们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转变,痛苦也就同时被转化,内心的烦恼也就得到了平息。


       将痛苦转为道用的具体修持过程,应该通过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来进行,发自内心地代他人承受痛苦的果报,让他的痛苦成熟在我们身上,并将这些修行的功德善果回向给他。在笔者十五六岁时,曾经罹患了非常严重的胃病,痛苦不堪,笔者的上师堪钦如意宝·曲吉扎巴为帮助笔者消除病痛,除了让笔者每天坚持长时间的大礼拜忏除宿业之外,还特别嘱咐笔者一定要修自他相换,通过观想将一切众生的同样病痛,吸纳到自己身上,由笔者一人代受他们被胃病折磨的所有痛苦。神奇的是,当我依教奉行一段时间之后,疾病竟奇迹般的不药而愈了。


       我们用了无数次生命去确认“我”的固有存在,这种荒谬的训练导致了众生对于自我和痛苦的真实性确信不疑。由于这种确信,身心两方面遭受痛苦折磨就成为了必然。如今,佛子为了釜底抽薪地对治痛苦,就必须认识痛苦虚幻不实的本性。其实,痛苦只是在因缘和合情况下发生的暂时感受和念头,而这种感受和念头没有任何形状、颜色,痛苦本身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固有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实体,各种痛苦感受只是幻觉、梦境、聚沫水泡,如光影、闪电、草尖露、晨雾浮云,如阳焰、魔术和海市蜃楼......当有了这样的见地,痛苦发生的当下,即能有效地遏制各种负面情绪的滋生和蔓延,随着空性见地的加深和稳固,即便出现外在和内在的各种伤害,除了能给我们带来对于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将不再被失控的痛苦情绪主宰。而当我们真的能够体悟到痛苦的虚幻不实,解脱就轻而易举了,这即是究竟的转为道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