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金刚经》读后(四)------ 德中净智 法师

(2012-02-01 22:46:10)
标签:

金刚经

翻译

解读

西园论坛

杂谈

分类: 网络摘菁

ZT:《金刚经》读后(四)------ <wbr>德中净智 <wbr>法师

四、平凡中的神奇

    《金刚经》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相对于其它大乘经典来说,《金刚经》的开场和收尾都显得太过平淡,仿佛这只是一场平常的法会。既没有放光动地的大作宣扬,也没有他方菩萨的殷勤来访,甚至会末都没有一个“金刚菩萨”站出来护持流通,整个法会就这样在平淡中开始,在平淡中结束。而却正是这种平淡,置于一堆宣扬不可思议神通广大境界的大乘经典中,反而显得异样的不平凡。这是什么道理呢?

 

    有人说,《金刚经》是最早结集出来的般若经典,所以还保有原始经典的风格,如《阿含》一样的洗练。有人说,诸佛举足下足事,即使十地菩萨尚不能了知。所以我们以为的平凡,不过是我们凡夫狭隘之心所见,未必真实。有人说,乞食喻戒,洗足喻慧,安坐喻定,这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彰显即缘起而性空。所谓神通与妙用,不正在这穿衣吃饭间嘛!

 

    不过,笔者以为,这头尾的平淡实是与中间的奥义相辅相成的。因为《金刚经》是直指第一义的了义经典,经中明白指出“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开场就放光动地,以不可思议的色声方便来摄受众生,那么如何让人信服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胜义教诲呢?

 

    结尾时,也是这样。如果佛陀要加持某某菩萨护持流通此经的话,又如何解释“如来无所说”的究极奥义呢?写到这里,我不妨引用《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的一段文字来做说明――

 

    尔时世尊告波旬言:勿怀忧恼,我于此法不作加护,诸众生等亦不涅槃。
    天魔波旬闻是语已,欢喜踊跃忧恼悉除,即于佛前忽然不现。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前白佛言:如来今者有何密意,告波旬言我于此法不作加护。
    佛言:文殊师利,以无加护加护此法,是故为彼说如是言。以一切法平等实际,皆归真如同于法界,离诸言说不二相故,无有加护。以我如是诚实之言无有虚妄,能令此经于阎浮提广行流布。

 

    《金刚经》亦复如是,缘起性空,实相无相,不是诸佛或余人造作而来,是法尔如是的法性法住法界。诸佛不因加持它而增长,菩萨不因护持它而流通。真实的法,离诸言说、周遍法界,不加护才是真加护。

 

来源:西园论坛 http://bbs.jcedu.org/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bbs.jcedu.or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