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金刚经》读后(三)------ 德中净智 法师

标签:
金刚经翻译解读西园论坛杂谈 |
分类: 网络摘菁 |
三、从《坛经》看《金刚经》
1、(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2、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3、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4、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1、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解:禅师以为菩提心就是“觉性”,就是本具的“自性”、不被妄染的“真心”。“应如何住”是问我们应该如何安住在真心上?“云何降服其心”是指如何对治妄心?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解:无论是多少算数譬喻的身财布施,都不如领会金刚般若的意旨。因为“自性”的功德才是无量无边的。
3、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解:凡夫以六尘缘影的妄心为自己,而菩萨以无为无漏的自性为住处。“应无所住”的是妄心,“而生其心”的是真心。
4、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解:这无为法就是指不生不灭的自性,解脱的圣贤都是因见此自性而悟道。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解:色声香味触法,通通都是有为无常之法。唯有体证不生不灭的无为自性,才能得真正的安稳。
来源:http://bbs.jcedu.org/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bbs.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