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法王噶瑪巴教授《龍樹親友書》第一天日誌(3)

(2009-12-29 11:49:03)
标签:

大宝法王

亲友书

德噶寺

菩提迦耶

杂谈

分类: 网络摘菁

〈外國弟子課程.龍樹勸友書〉第二堂課

利他之前,要先不害他

ZT:法王噶瑪巴教授《龍樹親友書》第一天日誌(3)

法王禮佛三拜

梵文三皈依

法王念誦祈請文

 

午安。

早上FM似乎不理想,希望大家沒受影響。

(法王繼續說上午已進行之《龍樹親友書》第4偈)

六隨念:隨時憶念「佛、法、僧、施、戒、天」

    早上是特別提到在家人和出家人共同的修持方式「六隨念」,要隨念、隨時憶念佛法僧三寶,隨念布施,隨念戒,還有要隨念「天」。

    天界的天人因為修持「止」,具有神通,有能力隨時看到我們的狀態,我們只要隨時想到天人能看到我們,就能不放逸。另外,投生天界  投生之因是行善,要得到投生天界的果,就要行善,這是「隨念天」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隨時要記得行善,隨時憶念行善的功德。

    佛陀在世時,印度人多半信仰大梵天等印度教天神,所以佛陀這說法,是符合當時的環境和因緣。但「隨念天」主要是要提醒隨念行善的功德。

第5偈

十善諸業道,身語意常親,

遠離於諸酒,亦行清淨命。

    第5偈是提醒「行持十善」。今天下午,主要說行持十善和斷除與之相反的十惡。

    佛典所說,可概分大乘和聲聞乘。戒律是一切的基礎,在南傳聲聞乘中,關於僧伽戒律有非常多說法,「別解脫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一切修持之根基,所謂 「別解脫戒」有七種或八種。在家居士也有很多不同的居士戒,今天在場主要是在家的法友,各位也都是佛法修持者,所以特別介紹在家居士戒的內容。最根本的居士戒是「皈依」,法本中有「自皈依法,不傷害眾生」這樣一段話,這段皈依文字我覺得非常重要,開始修持佛法之後,最重要的就是不傷害任何一個有情眾生。什麼叫「不害他」呢?要從基礎開始都「不害」其他眾生;什麼叫「害他」?我們會透過身體的三種行為、語言的四種行為來傷害眾生。另一種則是從基礎上,從心裡傷害眾生,也就是透過貪心、嗔害心、邪見三種意念傷害眾生。

1.害心

    當我們說不害他,主要是指身、語兩種行為,但傷害的基礎是害他的心,也要斷除傷害眾生的三種意念,而這些意念都是從煩惱而出生,如何對治煩惱,就是依止「戒律」。所以其實不只大乘說心裡要有眾生、為解脫眾生苦而修行,南傳的戒律中也提到「不傷害眾生」。

    在「利他」之前,要先能「不害他」,要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緒,控制得了自己的煩惱,否則雖有好發心,最後卻因自己的心失控,反而傷害別人。所以要如南傳經典所說,先從「不傷害眾生」做起。

    《俱舍論》中說十惡,身三、口四(以身實際造作的三種惡行,和以語言造作的四種惡行)七種惡行,稱為「業」;至於以心念所造、關於心的三種惡行,稱為「業 之道」,「業之道」還不是業。身、口惡行已有行為,因此有懺悔的各種儀式,而心上的惡還未有行為,則可靠發露懺悔還淨。譬如從生起「想殺之念」,到真的殺 人,中間有一段時間,光是「想殺」還不是惡業,在真正行動之前,在這段還未形成行為過程中,可以告誡自心,讓惡念轉為善。要小心覺察自己的心,從生起意 念,到真正行動之前,我們都還有機會不讓它轉為惡業。

2.貪心

    接著說貪心。最近達蘭莎拉常有電腦被偷,我就舉電腦為例。你看到一台很漂亮的電腦,你會想「它真漂亮呀」,接著想「它功能真多啊」、「能得到多好呀」、「如果得不到多painful,多痛苦呀」,心念這樣不斷思維運作,接著就會覺得「就算我死了也要得到這台電腦!」,整個腦子只剩這個想法,這時「你真的生起貪心了!」會導致造惡的貪心,就這樣生起了。你繼續這樣想,它就會真正進入你心中,在你心中沈睡(隨眠煩惱)。有一天當你真的再看到像這樣的一台電腦,心中那一念沈睡的貪念就會甦醒,接著就可能付諸行動了。貪的惡行就是這樣運作的。殺也一樣,先是生起一念嗔心,不斷的想,就會生起害心,接著殺念就會進入心中,睡進你心裡,然後有一天因緣和合,就可能真的付諸行動殺人。

    所以要注意的是,當嗔害心生起,如果沒有察覺、對治、轉化,有一天它就可能成為害他的行為。所以要有覺性、覺照力,隨時注意自己每個起心動念,隨時保持正知正念,別讓嗔念進入心中、養成習慣,否則久了真的會做出傷害眾生的事。

3.邪見

    這一點,我今天要好好說一說。

    《俱舍論》中說,對於出家眾而言,生活上的修持比較難;對在家眾來說,困難的是見解。出家人為了生活,可能會討好施主,或裝模作樣,戒律沒持好卻說自己持 戒清淨。在家人則是見地上常會有問題,斷除邪見,是很困難的,雖受皈依戒(「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但一生病就覺得三寶沒用,就拿香拿花,求神問 卜去了。有些佛弟子生意不好就修財神法,生病就修度母法,不是說有多不對,但把解脫法拿去作世間的用途,就不算正信。最近很多弟子喜歡 跑去找上師問卜,請上師「禪觀」一下吉凶。其實佛陀2500年前就幫我們卜了一卦,那是最靈最重要的一卦,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好的供養,就是心中勤修戒定慧三學,要有因果觀,這才是我們真正要相信的卦。

    一個在家人有一百種持守居士戒的方式。南傳「說一切有部」中說,真正的居士是全部居士戒都要持,經部以上的宗派是不一定全部都要持才算居士。 

    以十惡中「殺生」為例。斷「部分殺生戒」(如「我不殺扎西」)這就有十種,第二種是「我不殺大部分的人」也有十種,第三種是「我不殺所有的人」也有十種, 共三十種)。也有依時間起誓,如「從早到晚」不做,即以短時間起誓;還有以「長時間」不做,譬如一個人活到四十歲,就是從一到三十九歲都不做;還有一種是 「我一生都不做」,即全部時間都不做。 

讓人斷除十種惡行,亦有十種戒。見人斷除惡行而隨喜,亦有十種戒。於每一人亦各有「不殺」「不盜」「不淫」「不妄」等十種算法。(法王開玩笑說,對你們來 講,可能很容易,只要心裡想「我不殺噶瑪巴」、「我不偷噶瑪巴的東西」,就是居士了,這樣不是很簡單嗎?)要成為居士,有很多持戒的選擇,並不很困難。

    此外,也不可喝酒、吃迷幻藥、毒品等讓我們喪失心性、放逸、迷惑的東西,都算是「酒」。 

    清淨命,就是正確的生活方式。不過五邪命的生活,如賣毒品、武器、肉、生命等等,或不是販賣而是依靠這個而生活,都是「不淨命」。

    明天會講解「六度」的內容。以前大家都學過, 今晚回去要先好好想一想。

ZT:法王噶瑪巴教授《龍樹親友書》第一天日誌(3)

■問答

問:有一段時間沒見上師,就會痛哭流涕,這是瘋了嗎?這是一種煩惱嗎?

答:瘋?怎麼算瘋,有正念是不會瘋的。信心的力量是很大的善念,思維上師而掉下的眼淚是很大的功德。(法王開玩笑說,如果你有很多這種信心的善功德,請分一點給我。)

問:什麼是「世間八法」?

答: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有白、黑和花三種。黑,是完全只想到自己,不想別人,只想此生,具有這種強烈動機,就是黑世間八法;至於「白世間八 法」和「花世間八法」指的是喜歡別人的讚嘆,不喜歡別人的毀謗,但即使在道上的人也難免。主要是要斷除「黑世間八法」。

 

法王帶領大眾唱梵文〈觀音修持儀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