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可不可以喜欢陈冠希?
(2009-09-27 14:22:32)
标签:
g点男演员艺人麦田范冰冰广州杂谈 |
分类: 非常娱乐 |
9月26日,《麦田》导演何平携主演范冰冰、黄觉、杜家毅等到广州宣传。范冰冰说自己演其中一幕戏的时候脑子里会想几个喜欢的明星,例如吴彦祖、陈冠希……黄觉和范冰冰相互打趣,两人说到兴起处,黄觉甚至用“G点”等词调笑范冰冰。
范冰冰自曝喜欢陈冠希的小插曲,被一些“不良”媒体放大,标题变成了“范冰冰:拍激情戏时会幻想吴彦祖和陈冠希”。这样的标题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媒体为了“点击率”而使的阴招,也可以理解成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媒体的“道德审判”——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恶心范冰冰,你怎么能喜欢陈冠希这个“衣冠禽兽”呢?因为陈冠希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某种含义,几乎已经世人皆知无可回避。
但是,范冰冰也是一个人,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男演员,即使那个人是臭名昭著的陈冠西。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镜头前无比完美的明星背后,未必有一个同样完美的演员。但是——承认明星可以有缺陷,绝不代表着明星可以进行一场道德的粗放式撤退,以“我也是一个普通人”的名义,不分场合地放纵自己的不良趣味。就拿《麦田》在广州的这场宣传来说,范冰冰可以说自己喜欢陈冠希,但是和黄觉在公众面前用“G点”这样色情味十足的词相互打趣,是不是太不拿自己当明星了?一个问“你的G点在哪里呢?”一个答:“在全身游走。”公众该把这个看成是幽默还是低俗?
演员的个人道德不必对观众负责,但是作为一个职业,永远都应该有必须恪守的道德底线。但是,曾经被圣人道德所捆绑过的国人似乎正在进行一场道德的“粗放式撤退”。个人的道德束缚适当减轻是应该的,但是很多职业道德水准也和个人道德水准一样每况愈下。比如,交通执法大队为了罚款竟然“钓鱼式执法”,教授利用招生权潜规则女学生……这些案例可怕之处还不是不正之风呈现逐渐泛滥之势,而是在相关行业甚至在社会得到很多的“默认”,因为我们都习惯以更现实的“俗人”而不是“圣人”标准来要求自己。
娱乐圈或许是道德“粗放式撤退”进行的最厉害的一个行业,以至于范冰冰和黄觉可以拿“G点”毫无顾忌地做噱头。这让人不禁敬佩起刘德华所代表的老一辈艺人,他们虽然在公众面前隐忍躲闪的太多,因为婚情败露还要道歉,以如今开放的眼光看来有点过犹不及,但是在职业道德这点上他却无可指摘。选择了不同的职业,就该恪守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就拿范冰冰喜欢的陈冠希来说,他之所以难被原谅并不仅是个人道德可以商榷,而是因为他演员的身份无法承受他的放纵。你既然是个著名艺人,就该坚持著名艺人的道德水准,而不能和我路人王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