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为什么讨厌李宇春?
(2008-08-04 22:30:37)
标签:
娱乐 |
分类: 非常娱乐 |
今天又看到很多有关李宇春的新闻,据说是因为奥运村某宣传材料用了9国的语言宣传她。很多人因此愤愤不平。坦白说,个人一直也属于对她不屑一顾的阵营。可是,当我准备写点感受的时候,却发现写不出什么。如果说我们批评那些爱她的人莫名其妙的话,我们这些恨她的人同样莫名其妙。爱她的人还可以说爱她的性格、爱她的努力之类,而我们这些恨她的人,大概只能说出:恨她长得不够女人、恨她歌唱得不够好,恨她不该这么有名……这些理由显然并不比那些爱她的理由来得正当。
曾有经济学家研究,邓丽君的歌为什么那么值钱,得出的结论是她拥有好嗓子这个稀缺资源。那李宇春拥有什么稀缺资源,令她这么值钱呢?2005年李宇春登上《时代》封面,美国人给出的理由是:《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代表着一种民主运作的模式,由观众自己选出心中的偶像,挑战了中国传统的规范,在中国来说很不容易。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政治的结论,美国人偏爱李宇春,只是因为他们更加厌恨中国的传统。正如罗素所说:“我们喜欢那些恨我们敌人的人。如果我们没有敌人,我们便不会喜欢什么。”
所以美国人炮制的“桂冠”,应该是给湖南卫视开创的“民主模式”,并不能解释李宇春为什么会受欢迎。个人觉得,李宇春的独特,正在于她中性的外表,她平庸的唱腔……,她对外在的评价满不在乎,她自由选择自己所要走的路。也就是说,她是作为一个敢于自由选择的“人”受到欢迎。这样的“人”在中国还很稀缺。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压抑自己的个性,走父母、师长、领导所安排的道路。这传统的压力非常巨大,有限的一些叛逆往往只限于青少年时期。这也许是喜欢李宇春的都是青少年的原因,他们更能够发现、并崇拜李宇春的叛逆和自由。
我并不是要神化李宇春。恰恰相反,无论多么积极的人或事,一旦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之后,通常会有被神化的悲剧。正如一个信仰被太多的人接受之后,信仰的坚贞程度会不可避免的减弱。人们关注的只是荣耀,不再是荣耀获得的理由。太多的人崇拜李宇春,崇拜的只是她的金钱和荣誉,至于她背后的榜样意义则被忽略。
人们说,爱和恨是没有理由的。但那其实只应该限于个人的感情生活。盲目地讨厌一个人,也许是不负责任的,除非,你讨厌的是她所代表的一种人生,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