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外情”是学者明星化后的必然代价?

(2008-03-26 20:25:22)
标签:

杂谈

分类: 非常娱乐
近日,纪连海对大禹婚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提出自己看法,认为那是大禹外面有了“三儿”了。这古人的智商是有点低,大禹连现在有些贪官都不如啊,贪官通常都可以达到“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境界,最牛逼的还可以用MBA知识把她们管理起来!大禹要有这智商,别说治水,移山都行啊~~~~
 

说正题。对于明星学者的这媚俗观点,严肃学者不乐意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大兴问罪之师,认为“纪先生”别出心裁是对华夏先祖的亵渎,并呼吁停播这个节目。看看谢所长兴师问罪的檄文,有理有据,估计老纪在这个问题上只有认载了。不过腕大了以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一句欢迎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碰撞,就既化解了难堪,也显得自己胸怀阔大。

 

很多评论者也都从这个角度,力挺纪连海。虽然我平时也很喜欢纪先生,但觉得在大禹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滥用学术允许百家争鸣的理念。百家争鸣相互碰撞的前提,是你必须严肃认真地考证,然后做出学术判断,可是,我在网上找了那段视频观看了下,明显感觉纪先生在这个问题上学术考证的少,主观臆测的多。如果这样也叫学术观点碰撞的话,那我随便看几本书,再喝瓶二锅头,就可以做大师了!

 

百家讲坛兴起的“造星运动”,个人感觉其中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让学者们学会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研究问题,而不是用“神”的眼光。现在有个反面例子:兴师问罪的谢所长,在他提出那么多论据之后,本来就足够说明问题了,他偏偏还要无限拔高,“领袖人物”“杰出统帅”“人文初祖”……饿滴神呀!在这么多“神”一样头衔的恐吓下,我宁愿相信禹是个搞“婚外恋”的人!

 

但不论是哪个视角,作为学者你内在的底线不能失守。就像易中天说的,学术的传播可以大众化,但是研究不能大众化。要能做到“俗能俗得有品,精能精得出油”。但是就和矫枉过正,不矫枉就不能过正。在学术明星化的浪潮中,肯定会有学者媚俗却俗的过了头,迎合大众趣味却变成了挑逗大众趣味。个人感觉纪连海先生在大禹这个问题上就难逃这个嫌疑。

 

做为一个学者,在自己擅长的学术领域做出大胆推断,日后还可以小心求证,即使推断的有些耸人听闻,也不失勇气;可是主要研究清史的,却跑到不擅长的大禹那去,吼两嗓子赚点眼球就跑了,实在只能称作俗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