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给你点“颜色”看看!

标签:
健康情感情绪心理育儿 |
分类: 心理常识 |
或许你会发现
当我们在浏览一个网页时
对于跳出来的页面
可能会看到颜色鲜艳的“是”
以及颜色暗淡的“否”如同在某宝购物时
也会遇到相似的情况
一、心理四原色
在每年的双11、双12,每一个购物软件都会给予这些节日以特别的颜色。而当我们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大部分购物软件都离不开红色、橙色这两种颜色,即使在具体的颜色上会有所差别,但整体会给人一种积极、冲动、萌发消费欲望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的存在,便是探究每一种颜色,给人心理上的感觉。
在美术中,我们将红、绿、蓝称为三原色,而在心理上,我们把色彩分为红、黄、绿、蓝四种,称为四原色。
通常红-绿、黄-蓝称为心理补色。当然,这两种颜色在色盘上都是对应的互补色,相互搭配给人的冲击感也非常大。
二、色彩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色彩认知,如同我们的文化一般。人们常说中国的古典配色是优雅沉稳的,凸显千年的文化古韵,那么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受,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01绿色
“绿色护眼,在桌上放个盆栽吧!”
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在我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疲惫的从屏幕上挪开眼睛的时候,一眼看到绿色的盆栽,可能瞬间便会有一丝宁静和放松,这就是绿色的认知。
绿色给予人安全、自由、和平以及清新的感受,黄绿色更加有活力,墨绿色和橄榄绿更加沉稳,所以在古装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年长角色的衣服如果选择了绿色,大部分会是明度较暗的绿色。
02红色
“这边用红色加重一下。”
红色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很多角色,可能是纠错的红笔,也可能是PPT上的重点。
红色以其鲜艳抓人眼球,象征热情、权威、自信以及能量充沛,如果提到“热血”、“官方”、“爆款”等词汇,红色便首当其冲出现在大脑中。
当然,红色也会给人一种压迫和控制感,在与人协商和交谈时,衣服尽量避免明度太高的红色,会给人不适感。
03蓝色
“今天我就是忧郁的蓝色,马上打开网抑云开始emo”。
蓝色在我们的心理认知中,一般代表抑郁,在色彩心理学的测试中几乎没有人对蓝色反感,蓝色是灵性和知性兼具的色彩,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让人心灵平静。
蓝色在美术的设计上广泛应用,兼容性强,使蓝色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容易出错。
04黄色
“在人群中,穿着黄色的衣服应该能被一眼注意到吧!”
黄色是明度极高的颜色,能刺激人的肉眼和大脑,如同交通警示牌。艳黄色象征着自信、开朗,淡黄色显得天真、浪漫。
当然,黄色虽然给人以阳光向上的感受,但明度太高的黄色,例如荧光黄色,也会因为太刺激眼而感到难受。
利用心理上的四原色进行色彩搭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三、色彩的应用
在生活中,色彩心理也被广泛应用,那些被我们熟悉到近似忽略的色彩搭配,都暗藏玄机。如果说起微信,我们便能想到绿色,说起淘宝,我们便能想到橙色。
其实,在医院也有色彩的运用,“色彩疗法”便是色彩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一个范例:
发热病房使用蓝色、白色等冷色调,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愈;儿科病房使用饱和度较低、明度较高的鲜亮丰富的色彩,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偏好......
在设计的领域,利用色彩改变空间的观感也非常常见,利用中性颜色,避免多种色调的出现,可以形成视觉上的扩张效果,使空间变得明亮宽敞。
像书桌,在一张学习的书桌上,应避免过于鲜艳的颜色的出现,例如红色、橙色等,这类颜色容易刺激眼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选择较为柔和的灯光,避免冷白色灯光,这类颜色容易使我们产生视疲劳,可以选择在我们的桌上放一个绿色的盆栽,学习之余放松大脑(顺便净化空气)。
很多网站都会告诉我们:他们绝对没有指引和干预!但其实只要改变选项的颜色,便已经在暗中引导我们了。
所以,下次再看到鲜艳的颜色,先别急着点,仔细看看选项,避免冲动消费,也避免误入广告网页,不要落入色彩的陷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