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930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海音:察觉、警惕无所不能的感觉

(2023-04-29 16:32:05)
标签:

健康

情感

情绪

心理

育儿

分类: 心理常识

有依赖特质的个案往往会在早期咨访关系中引发咨询师这样的反移情:经常觉得来访者非常值得同情、非常软弱、需要帮助,很想拯救保护他们,甚至在跟来访者的访谈过程中觉得自己能从各种视角去理解共情他们。

 

有的时候我接到这一类的个案,会感觉只有自己能够真正理解来访者,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包括以前接受心理咨询,都是被不恰当地对待的。某一次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甚至很想过度保护来访者,还会怀疑如果就这么结束了这次咨询,来访者回去以后有没有能力自己处理好事情。 

 

当我们面对这类来访者,我们会发现自己确实极度敏感,好像是全知全能的。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碰到这样的来访者,我基本上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原因、什么样的父母,他们被怎样对待,我能猜透他们的心思、遭遇、处境,也经常遵循他们的要求给予具体的指导和更多的支持。来访者经常会提这样的问题:“我确实知道你很擅长处理我这类问题,你也帮助过很多人,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帮助过的人都是怎么好起来的?"


 

张海音:察觉、警惕无所不能的感觉

 

听到这样的提问,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立刻意识到:虽然来访者提出问题想要答案,但他们要的不是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而是渴望有一种使他们感到有价值的关系,即他们的潜台词、内心的真正渴望能否被看到,他们是不是能被完全理解,甚至是不是被信任--信任他们有动机、有能力自己应对好这类问题。这些当然都是我们的解读,是我们的猜想,需要我们在咨访关系中逐步听懂、呈现。

 

我们会发现,这类来访者唯一的人际互动方式就是借着表现自己非常无助的样子,让别人,包括咨询师,到自己这边来帮自己。这类来访者呈现的信息就是自己不行、能力不足,没有重要的他人的支持就没有办法运作自己的功能。

 

所以我们确实发现,这类来访者经常出现心理危机。我们作为咨询师很难拒绝濒临崩溃的来访者,只能延长时间、突破设置。虽然事后也知道,那也算不了很大的危机,而且在下一次咨询的时候,当再次问起来访者:“你上次碰到这么大的危机,后来结果到底咋样?”来访者会轻描淡写地说:“轻易处理掉了。”当时咨询师为来访者急得不得了,消耗了很大能量,提心吊胆了好多天,后来发现他们早就过去了,甚至接下来几天还挺开心的。所以如果经常出现紧急危机,危机就不叫危机了,而变成了一种常态。

 

——以上内容摘自《张海音心理咨询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