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远山
张远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959
  • 关注人气:1,3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238】书史三千年

(2011-05-27 11:15:42)
分类: 书评时论

书史三千年

 

张远山

 

从前有个笑话。小学生的服装没有胸袋,不插钢笔。中学生在学生装的左胸袋上,插一支钢笔。大学生在中山装的左胸袋上,插两支钢笔。或问:插三支钢笔的人是否教授?答曰:不是,是修钢笔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文化的看书,中学文化的看杂志,小学文化的看报纸。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学文化的看杂志,中学文化的看报纸,小学文化的看电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现在不一样了!”——广告如是说。于是大学文化的看报纸,中学文化的看电视,小学文化的什么也不看。干啥呢?搓麻将,唱卡拉OK,打保龄球,开卡丁车,玩蹦极……不难发现,近年来文化市场各种花样翻新的时髦玩法,主要的开发对象,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者。

以上说法尚属乐观,其实不管什么文化程度,现在都看电视。小学文化的看电视连续剧,中学文化的看体育比赛,大学文化的看特殊电视——电脑。电脑网络上什么都有,也有,杂志也有,报纸也有。北京现在流行一句话:有什么也别有病,没什么也别没钱。似乎可以再加一句:看什么也别看书。

以上的时间单元是十年,放大一百倍就会发现,随着二十世纪所在的一千年成为过去,印刷书籍也在成为过去。基督教有千禧年之说,不妨借用这一时间单元,看看书籍在过去的三个千年,以及二十一世纪所在的一千年中,命运有何不同。

耶稣以前一千年,是口传文化的全盛时代,史称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四位述而不作的文化宗师,孔子、佛陀、苏格拉底、耶稣,是口传文化的最后传人——尽管那时已有文字。他们自己没写,而由弟子记述的那些“如是我闻”大书,成为此后两千年各大文化的柱石。这一千年,堪称书籍的黄金时代。

耶稣以后一千年,是抄写书籍的全盛时代。这一千年,科学与文化的成就相当有限,史称“中世纪”,但它为下一千年的文化昌盛,做了充分准备。那一千年没为后人留下多少有价值的大书,大部分书可有可无。那一千年抄得最多的,仍是前一千年的大书。不过未必是不幸,因为没有超一流大书,反而使他们更加珍视前一千年留下的不朽经典。这一千年,堪称书籍的白银时代。

耶稣以后第二个千年,也就是我们告别不久的一千年,是印刷书籍的全盛时代。任何天才都有机会把自己的作品印刷出来,传给后人。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拉伯雷,中国的曹雪芹,德国的歌德,俄国的普希金,印度的泰戈尔,都产生于这一千年。各国的科学文化巨匠还有无数,仅举一位文豪作为代表。这一千年相当伟大,人类恢复并超越了轴心时代、黄金时代的失落传统,因此称为文艺复兴。这一千年,堪称书籍的青铜时代。但在杰作层出不穷的同时,印刷工业和商业性写作也炮制出无穷无尽的印刷垃圾,比称为垃圾食品的麦当劳更为有害。人们吃麦当劳,不是因为比中国美食和法国大菜好吃,而是因为廉价方便,又不太难吃,印刷垃圾却败坏了人们的精神肠胃。许多当代读者认为,当代印刷垃圾比古代伟大经典更加令人愉快,于是印刷书籍走向了末日。

耶稣以后的第三个千年,也就是我们跨入不久的这一千年,印刷书籍尽管未必消失,但是没落似难避免,大概属于书籍的黑铁时代。中间两个千年,书籍具有标准形式,或为手抄,或为印刷纸本。与第一个千年书籍尚未具备标准形式相似而且对称,未来一千年的书籍将会失去标准形式,变成无纸的电子读物。“读物”一词,在电脑产生之前就有,它原指徒具书籍形式,又有辱这一形式的消遣性、通俗类书籍。现在把电子书籍称为读物,颇为恰当。电子读物不配称为书籍,只是打发无聊的精神麻将。况且电子读物对人们的吸引力,远远不及电子宠物的吸引力。因此古典的读书正在变成极少数落伍者对过去文化的怀旧性凭吊,如同现代人倾听编钟演奏的雅乐一样,成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远古回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