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寓言小品 |
第一头驴
中国之驴
张远山
在希腊,驴子是伊索寓言中出场次数最多的动物之一,而且是与聪明的狐狸相对的愚蠢代表。而在中国,或许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驴子十分珍贵。
汉初人陆贾所著《新语》说:“夫驴骡骆驼,犀象玳瑁,琥珀珊瑚,翠玉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与骆驼犀象等中原不产之动物和其他珍贵物产相提并论,可见驴子在当时极为稀有。因稀有而珍贵,所以魏晋名士常好驴鸣。许多名士死后,朋友凭吊也以驴鸣相送。即便如此,驴子与马相比,其愚蠢仍很显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的“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更无驴字”,嘲笑的固然是博士,但驴子已与愚蠢的人沾上了干系。三国孙权则直接以驴的愚蠢戏弄人,把写有“诸葛瑾”三字的牌子挂在一头驴身上,引得众人大笑。诸葛瑾九岁的儿子诸葛恪,在“诸葛瑾”下面添了“之驴”二字,然后把驴牵回家去,被惊为神童。直到唐代,柳宗元还说“黔无驴”,说明驴在中原虽已常见,但偏远地区依然罕有。但自从柳宗元以后,“黔驴技穷”的成语更使驴子与愚蠢永远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是武士的坐骑,牛是道士的坐骑,狮子是菩萨的坐骑,大象是国王的坐骑。被希腊人视为蠢货的驴,在中国是什么人的坐骑呢?或许出人意料,驴竟是诗人的坐骑。杜甫诗云:“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一骑三十年,终成一代诗圣。诗僧贾岛骑着驴苦吟诗句,冲撞了知府韩愈,终成名句“僧敲月下门”,同时留下著名的“推敲”典故,成为日常用语。陆游曾是抗金战士,无疑骑过马。可惜抗金大业未成,不得不改行做诗人,但这位弃武从文的转业军人,对能否成为诗人缺乏自信,于是写道:“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从骑马改为骑驴,才坐实了陆游的大诗人地位。
除了诗人,中国最著名的骑驴者还有两个。一是维吾尔民间传说中的幽默大师阿凡提,他骑着愚蠢的驴子,专门捉弄愚蠢的富人。二是八仙之一张果老,作为道教仙人,他不敢像祖师爷老聃那样骑一匹青牛,只敢骑一头蠢驴,以此实践教祖的“大智若愚”哲学。但张果老之所以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骑驴者,是因为其特殊坐姿:倒骑。诗云:“张果倒骑驴,不知是何故?为恐向前差,忘却来时路。”总是对未来信心不足,随时准备走回头路,是不是驴子式的愚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