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毕飞宇评论《庄子奥义》

(2008-03-16 11:23:06)
分类: 评论报道张远山
 我对一本书的最好评价就是这本书像作者

《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

“张远山《庄子奥义》评论专辑”(九选四之三)

毕飞宇(作家,南京)

 

这是一本很不好读的书,首先是因为我对庄子的无知。一个对庄子无知的人,读一本旨在还原庄子的书,它的难度可想而知了。陈村说,读这本书要十目一行,是这样,我在读的时候就经常翻回去。苦啊,赶上高考了。

但是这本书有趣。少功刚才夸奖了这本书的语言,我有同感。我感受到了这本书文字上的激动。作者是激动的,这就特别有趣。一般来说,学术著作少有激动,它要讲道理,讲道理就必须依赖逻辑。这本书也有逻辑,可是,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激动,有些地方似乎还特别地愤怒,我真是非常地诧异。我终于知道了,愤怒出逻辑,愤怒也可以出理性。我只能说,庄子真是一个幸运的人,两千多年过去了,还有人如此地爱他,把他当作自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像捍卫自己一样去捍卫他。张远山现在就在这里,他意味着庄子的不朽。这是活生生的不朽。

我还想补充一点别的,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做一些无聊的联想,主要是关于作者的,我总是在设想作者的那张脸。这张脸有可能是你的亲人,邻居,同事,也可能毫不相干。当你有机会见到作者本人的时候,一看,对的,和你的设想原来差不多,放心了。这不只是文如其人的缘故,也许还是我关于一本书的评判方法。我对一本书的最好评价就是这本书像作者。同样,我对一本书最差的评价就是不像。这有点无聊了。可我不觉得无聊。我在参加许多会议的时候经常遇上记忆力特别好的人,他湿漉漉的记忆力在告诉我,福柯是怎么说的,德里达是怎么说的,阿兰巴度是怎么说的,赛义德是怎么说的,其实,我最有兴趣的是,你是怎么说的。我的眼睛盯着的是你的脸,我就是想知道你说什么。所以,言说永远是具象的,有时侯可以具体到一张脸。

绕了半天,我想说,《庄子奥义》这本书酷似张远山。这本书是张远山写的,是从他的身上出来的。我可以同意这本书,我可以不同意这本书,没关系。他们像,这个很有关系。《庄子奥义》里纵横的气质、自以为是的气质、偏执的气质、楞头青的气质、三秒或四秒钟的绅士气质,都在张远山的身上清晰可见。

 

附:《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部分目录

 

张远山《庄子奥义》评论专辑

01审美叙事和科学叙事的完美结合/余世存

02穷溯其远,仰止其山/韩少功

03《庄子奥义》贡献之大,非我所能衡估/单正平

04不奈卮言夜涌泉/徐晋如

05打两千年中国学术最大的假/黄孝阳

06如果刘文典遇到了张远山/叶兆言

07张远山的“逍遥游”/周实

08做成有逻辑的《庄子》/陈村

09我对一本书的最好评价就是这本书像作者/毕飞宇

 

说明:以上九文选自“《庄子奥义》研讨会专辑”,并非全部。欲观全貌,请见:

http://zzjianghu.com/zysjz-zxzy-07.htm

《社会科学论坛》所刊九文,其中五篇已有媒体发表并转帖于本博。本博将陆续贴出单正平、陈村、毕飞宇、余世存四文(余世存文已有四种选摘,均非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