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报道张远山 |
或曰乌托邦
《佛山日报》2008-02-23
朱富贵
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在他的名著《美妙的新世界》中,刻画了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在那里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读这本1932年就出版的小说,再比照今天的人类社会,似乎与“美妙的新世界”不远了。
我们的生活幸福吗?幸福与否需要一个对比或清醒者的批判,比照之下,我们的生活虽然非常美妙,但并不幸福,因为人正在被异化成物。《美妙的新世界》被认为是一部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他以塑造乌托邦的方式揭露出乌托邦的荒诞与痛苦,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的先河。对乌托邦的批判从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哲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点所在,自然也就影响到文学作品之中。
乌托邦是不可能的,乌托邦冲动只会带来流血与屠杀,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人类的发展历史,不知道在历史上人类因为乌托邦冲动而造成多少悲剧与战争。所以,有必要读一读《世界简史》,他的作者是杰弗里·布莱恩(Geoffery Blainey),澳大利亚权威的历史学家。曾是澳大利亚议会的一员。有32本书籍出版,其中有《黑色水壶与满月》、《战争起因》、《世界简史》等。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在过去400万年的历史,人们走出非洲去寻找新大陆开始到车水马龙的世界。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用拉家常的语言,独特的写法展现世界发展的点点滴滴。也许,当你的头脑中有了一贴清晰的世界发展地图之后,对乌托邦的看法就会明晰起来。
与乌托邦相联系的是毁灭,造就一个乌托邦,需要毁灭一些人和国家,而当年二战之后美国就差点基于乌托邦冲动而将日本这个国家抹去,后来朝鲜战争的爆发让日本终于逃过一劫,但此前美国政府让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利用既有资料研究日本,以便于治理日本,于是本尼迪克特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写了《菊与刀》一书,毕竟是人类学大师博厄斯的得意弟子,她不去日本考察都写作了经典的人类学著作,这本著作成为理解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矛盾所在的必读书。
乌托邦是西方文化的思想产物与社会冲动,中国文化历来就没有这种因善而恶的冲动,所以在“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之后,西方文化要与东方文化相融合,而东方文化,有代表性的就是道家思想,道家不但不努力建造乌托邦,还努力环保,所以在国学热的今天,庄子也热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有庄子的世界里,才不会有乌托邦或反乌托邦冲动,它是一种中道思想,而乌托邦或反乌托邦,都是边见。因此,读读张远山先生的《庄子奥义》也许对你不无启示。
在人类善与恶的博弈史上,只有阅读,大量的阅读与分析,才能让我们看清与避开因善而恶的冲动……
转自佛山在线:
http://www.fsonline.com.cn/life/pzk/yd/200802230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