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书房

(2012-04-23 10:53:55)
标签:

书房

藏书

读书

翻译

写作

杂谈

分类: 采访问答

在此转发<外滩画报>的一篇采访

个别地方,文章的报道有一点误差,我做了小小的改动,特此说明:

文/kk 图/kk 标签:余中先:收藏是一种爱好,不是非藏不可

 

    “堆得太多了,我太太有时候帮我整理,不过我不太愿意,一整理就找不到了。”从进门到采访结束,余中先几次提到这个。终于,因为展示几双他收藏的小鞋子而不小心打翻一堆书的时候,他的太太过来了。“其实,从搬到这里来我就给他整理过一次书,那时书房堆得都没有地方了。从此以后,他只要有书找不到就都赖我,这事叨唠都两年了。”听太太说完,余中先笑了,把书捡起来,对我说:“这个一定要报道。”
    余中先的书房遵从着自己那套乱中有序的方式,容不得别人掺和。他说:“全集应该放在一起?那有什么意思!”但这个乱其实只是分类个人化而已,不论是过道上不常翻阅的藏书,还是书房里常看的书籍,抑或是抽屉里的手稿,都放得相当整齐。还没等开口问他问题,他就主动介绍起自己的书房来。最先提到的居然不是书,而是家里的各种摆设。从墙上的毕业证书、太太的画,到书架里的工艺品,指一件说一件。这才注意到余中先书架里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几乎都是小鞋子,布的、金属的、水晶的,每一格都有,书架的把手上也挂着。“这双是太太从荷兰买的,这双是下岗女工编的,这只是波斯风格的烟灰缸,虽然我不抽烟,这只是装首饰的,多漂亮…… ”每一只他都会取出来给我看,直到谈到这一嗜好的起源是因为翻译了保尔·克洛岱尔(Paul Claudel )的著名剧本《缎子鞋》,话题才转到书上。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8/e57a622760352aa5dcbb0472ef91501d.jpg

余中先房间长长的过道上都是书架,时间一长板子都被书压弯了


    同样,但凡提到一本书,余中先都会迅速走到书架前,准确无误地抽出来翻看。虽然总说自己记忆力大不如前,但他翻书前对于收藏日期的描述每次都能和扉页的题记对上。他说自己顶多算个“目录”,因为记不了太多东西才需要书的帮助。不管是家里的书还是图书馆里的书,他都清楚地记得其位置,需要任何一本都能在最短时间内翻到。所以,余中先并不往家里屯书,书房的书架除了门口太太的一柜子,左手第一柜自己翻译的或和有自己文章的,剩下多半是与翻译写作有关的书籍,光是词典一类的工具书就占据了书架的一大行。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他是不太会去刻意找什么书的,最多托出版社问问。即便是自己的书也就留个二十来本送朋友,送完就算了。无论是买书还是藏书,余中先都显得很“随意”,别人送的外国老版藏书,余中先知道其珍贵,也只是用来当了稿费夹子。一般人看重的品相他是一点也不在乎,再喜欢的书,如果有瑕疵,他也不会想到买本新的屯在家里。读书的时候更是喜欢在书上乱涂乱画,从勾线到注释,丝毫不在意页面的整洁。问到最近带了什么书在旅途中看时,他就翻出一本写满注释的法国翻译小说来。“也不是每本都这样,带了原版书一起就参照着读,顺便校正一下。”他解释,那本书正好是朋友翻译的。
    在藏书、读书上,余中先着实是个实用主义者,他的书房也不是为读书准备的,而是充当着办公室的作用。每天早上7点,他都会准时来到背对窗户的书桌前工作,11点半出门午饭,下午4点才走出书房。书桌上有一个经典的组合:台灯,支架,电脑。通常,他会把原文书放在支架上,下面放着一本字典,然后对着电脑打出译文。偶尔,他也在这里接待几个访客。拜访者若是过来请教的学生,他基本不离自己的书桌,换作是朋友,他就会与友人并排到门口那两张铺着花垫子的单人沙发上坐下。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8/61ced8bad5a454685fb7e8dad31f2cb3.jpg

余中先特别喜欢在书上“乱涂乱画”,自己翻译的书也常常一片花

 

B=《外滩画报》
Y= 余中先

B:你的藏书以哪一类居多?
Y:外语词典、工具书,另一类是跟专业有关的法国文学,当然更多的是杂七杂八的书,谁也不能只读跟工作相关的书籍。
B:你经常重读的书是哪本?
Y:我还没到重读的年纪,有的人到了一定岁数后不再读新的东西,而是重读一些经典,像是避风港。我现在工作需要,还是要大量地阅读新的东西,不然就被落下了,没有太多时间去重读。读得最多的是自己翻译的东西,《世界文学》的稿子。
B:最近一年买了什么书?
Y:不买了,因为知道有的书买了也不看。我强迫人送我书,比如问同事,最近有什么好书啊,让他送我,我也送他。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8/15b7b6c8e1df60185f9c67f07d4f9c69.jpg

余中先的书房遵从着自己那套乱中有序的方式,容不得别人掺和


B:你的藏书会有更新吗?
Y:会更新,但还是会越来越多,因为别人的赠书不好意思扔。我偶尔会整理一些出来背到单位送同事,偶尔也从单位背一些回来。两个月前,我太太买了一个大鱼缸,我们把它当废纸篓。看完不要的书和报纸会扔到里面,只有那里的东西她才会处理。
B:平日出去旅行会带什么书?
Y:带点杂志,放在箱子的最外层。可能是《万象》,也可能是评论类的《博览群书》、《出版人》。长的旅途就会带最近在读的书,前段旅行就看了《战争与电影》、《还乡之谜》、《菊与刀》。
B:你的藏书里面最珍贵的书,或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书是哪几本?
Y:最珍贵的想不起来。我正翻译的书里刚好提到这个问题,主人公说,这种“荒岛问题”是不成立的,但他同时也说自己随身会带一本《奥德赛》。所以还是有答案,现在我最珍贵的可能就是这本《理想藏书》了。孔夫子网他们专门为我做了一个限量毛边的版本,原价149元,加上我的签名以后就能再卖贵一点。
B:你想过你的藏书的最终命运吗?赠送给图书馆,或者卖给旧书店、留给子孙?
Y:爱怎样怎样,人死了就管不了了。我还早吧,不发生意外的话可能还能活个15、20年,到时候谁需要就给谁,也可能学别人捐给单位图书馆。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8/f2e452e414ca699b304094468cdefceb.jpg

自打翻译了克洛岱尔的著名剧本《缎子鞋》,余中先就养成了一个收集鞋子的习惯,这只在国外淘得的威尼斯面具鞋颇得他的喜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