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其学数学,不如学数学化(六年级“工程问题”教学札记

(2016-11-16 20:50:17)
分类: 我的随笔

“与其学数学,不如学数学化”

                               ——六年级“工程问题”教学札记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牛献礼

 

   数学模型是“借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简化而又本质的描述。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将实际问题除去非本质因素,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以“工程问题”为例,教者引导学生经历如下建模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题目1:修一段42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完成?

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鼓励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

   生:420÷(420÷10+420÷15)=

   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二、猜想验证

   师:如果把这道题的条件改变一下,变成“210米”,多少天能够修完呢?

出示题目2:修一段21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完成?

   生:3天,因为工作总量缩小了一半,工作时间也应该缩小一半。

   师:这是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列式计算验证一下吧。

   生独立列式,验证猜想。

   生:还是6天!

   师:说说你们的列式。

   生:210÷(210÷10+210÷15)=6(天)

   师:为什么工作总量缩小了一半,工作时间却没有变化呢?

   生1:尽管工作总量缩小了一半,但是工作效率却变慢了,210÷10=21(米),比上题中的工作效率420÷10=42(米)也慢了一半,所以工作时间还是6天。

   生2:我发现不管是修420米还是210米,甲队单独修都是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都是15天完成,这个时间不变,合修的时间就不变。

   师:大家的意思是,无论工作总量怎样变化,只要甲、乙各自修完路的时间不变,合修的时间跟工作总量无关,还会是6天?

   生:是的。

   师: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猜想,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出示题目3:修一段15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修完?

   生独立列式,计算验证。

   生:150÷(150÷10+150÷15)=6(天)

   师:果然如此!完成时间和道路总长真的没有关系!既然这样,我们就把道路总长这个条件省略掉,你还会做吗

    出示题目4:修一段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修完?

   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

   生3:我是用“1”来表示工作总量,1÷10=1/10,算出来甲的工作效率;1÷15=1/15,算出来乙的工作效率;1÷(1/10 + 1/15)=6(天)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在1/10和1/15的后面有同学加了单位“米”,生3却没有加单位“米”,到底该加不该加呢?

   生3:我认为不该加,因为这里的1/10表示的是甲队一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是甲队一天修的路和全长的关系,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加单位。

   生3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同。

三、建模优化

   师:刚才我们把这道修路的问题不断变换条件,得出了黑板上的这四种算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加简便?

   生:第四种方法。

   师:想一想,第四种方法适用于前三道题吗?为什么?

   生:适用,因为不管工作总量是420米、210米,还是150米,都可以看作“1”。

   师:是的,这种问题在数学上叫做“工程问题”(板书课题:工程问题),它的特点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用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之和,就可以求出两队合修的工作时间。

四、应用拓展

   1.出示:一批货物,大车单独运,10次可以运完,小车单独运,15次可以运完。如果大车和小车合运,几天可以运完?

   生:跟刚才修路的问题一样,可以把这批货物的总量看作“1”,1÷  (1÷10+1÷15)=6(次)

   2.出示: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快车3小时可以行完全程,慢车6小时可以行完全程。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相遇?

   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生1:300÷(300÷3+300÷6)=2(小时)

   生2:还可以把全程看作“1”,先求出快车的速度1÷3=1/3,再求出慢车的速度1÷6=1/6,然后用路程÷速度和,算出相遇时间,1÷(1/3 + 1/6)=2(小时)

   师:生2的做法跟前面学的“工程问题”的想法相似,可不可以这样做呢?

   生:可以,快车和慢车从两地相对开出直到相遇,相当于两辆车合作走完这段路,这段路的全长就是工作总量,它们的速度就相当于工作效率。

   师:真好!这里的修路问题、运货问题、相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同一类问题,都可以按照工程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