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周长”教学思考

(2011-06-10 15:33: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随笔

“认识周长”教学思考

牛献礼

    

    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否清晰全面,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周长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忽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不能牢固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致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容易将周长、面积概念混淆,出现单位不清、错误运用公式等问题。因此,在认识周长一课的教学中,牢牢抓住周长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周长概念的几个要素,学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或者生活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是模糊的、直觉的、非数学化的。比如,学生虽然能够根据生活经验领会一周的含义,但远远没有准确到“从某一点出发,沿图形边沿回到起点”的准确程度。再如,在学生眼中,观察到的往往是一个图形的整体,缺少对图形“一周”的关注,更缺少对“一周”的直观感知。

    周长首先是一个与“形”有关的概念,这是因为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一周自然与图形本身紧紧连在一起。因此,建立周长的概念,首先要建立周长的概念,也就是哪儿是一周?一周什么样儿?其次,从本质上讲,周长还应是一个与“数量”有关的概念,也就是说,周长不是指图形一周的形状,而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可以量化的。因此,建立周长概念绝不能仅仅停留于建立表象,而应该进一步将其量化,这是建立周长概念必不可少的、关键的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