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2007-12-12 11:06:49)
标签:

游戏部落

网游大作

网络游戏

欧美网游

暗黑之门

分类: 2008中国网游行业展望

    《魔兽世界》成功之后,传统的欧美游戏行业开始关注起新兴的网络游戏领域,几大单机游戏发行商纷纷开始自己的网络游戏项目,连一直对网络游戏不闻不问的国外第一游戏门户站GAMESPOT也开始大篇幅报道网络游戏。多款目标直指《魔兽世界》的精品网游大作,从2005、2006年开始准备,2006、2007年被外界关注,到了2008年,也该是见分晓的一年了!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我们还是先列举一下2008年值得我们关注的欧美网游大作:

 

一,《战锤OL》(WarHammer Online)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其实《战锤OL》的世界观是取材于Games Workshop著名的纸上战棋游戏“战锤”系列,一直是单机游戏上一大品牌,其作品之多,绝对不低于著名的《星球大战》系列游戏。但是平心而论,这个战锤品牌,确实还达不到如暴雪品牌、魔戒品牌等。《战锤OL》被人关注的要点,不是品牌效应而是公司效应:首先其发行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EA,而其开发商是欧美号称网游鼻祖的Mythic Entertainment(该公司的《黑暗时代》其实就是很多韩国网游的学习对象)。

 

    目前的发布的一些讯息上来看,《战锤OL》的目标完全是超越《魔兽世界》:首先游戏引擎的基础是要明显高于《魔兽世界》,至少是在服务器端技术上,因为Mythic公司有成功的网游开发经历《黑暗时代》,而暴雪制作《魔兽世界》之前除了战网技术并没有真正MMORPG的开发经验;从公司投入上来说,以EA的财力,再加上Mythic公司的全勤投入,也明显要高于暴雪投入《魔兽世界》的时候,最近《战锤OL》的数次公布延期,也证明了EA的决心。

 

    目标是超越《魔兽世界》,但是结果会如何呢?在此不敢妄言,但是至少可以列举一些事实来反证一下:战锤的世界观,虽和魔兽世界观不尽相同,但雷同度相当高,看着游戏中那些种族设计你会觉得几乎就是魔兽中的那个世界;设计中号称有巨大特色的“PvP混合PvE”系统,独一无二的“阵营对抗”系统,创新的“公众任务”系统,我们其实早就在魔兽中见识过了,(由于游戏世界观的相同导致设计上最多走一些细节差异路线,而绝对无法做到颠覆,这是游戏设计的原理);《战锤OL》从2006年EA收购,宣布2007年上线,历次宣布延期,而观察这个延期阶段,都在《魔兽世界》公布新资料片之后,可见EA跟着暴雪走得很累;从游戏行业的历史上来看,过于将目标定在超越某款里程碑大作的游戏,大多是黯然神伤居多,少有实现目标的,游戏本身就是创意性行业,只有真正抛开前面作品的框架才能算是一款里程碑大作。

 

    目前最新消息是北美又将游戏延期到了2008年的第二季度,结合一些内幕消息来看,第二季度推出的可能性很小,我个人估计将到2008年的末季度才有希望,国内玩家能玩到中文版的时间估计最早也要2009年了!

 

二,《魔戒OL》(Lord of the Rings Online)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要说世界观的最大众化,《魔戒OL》当居首位,凭借多年来小说的影响力,史诗级的电影三部曲,已经将魔戒世界塑造成甚至远远超越龙与地下城世界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魔幻世界。而其开发公司则是美国Turbine公司,该公司当年曾开发过同样有巨大影响力的《龙与地下城OL》。

 

    游戏已经在北美和欧洲于2007年发行,发行之后业绩相当不错,目前也已经升级到了第三个资料片,据一些内部资料称,该游戏在欧美已经稳居第二位(第一位是《魔兽世界》)。在中国也早早就确定了发行商,其实当年由于《龙与地下城OL》的成绩不佳,很多中国公司是拒绝了这款大作(包括我自己公司在内),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了,从欧美成绩上来看,游戏还不错!

 

    把《魔戒OL》列入2008年欧美新游戏的行列是因为毕竟游戏还没有进入国内,所以尽管游戏在欧美已经上市,我们还是要预测一下在国内的发行时间,按照一些内幕消息来看,玩家们将在2008年的上半年就能玩到了!

 

三,《暗黑之门》(Hellgate: london)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由前暴雪高管Bill Roper创立的Flagship Studios开发,在国内也确定了代理为九城,也是2007年内就在北美发行了。目前由于发行到现在不足三个月,因此各大网站都没有公布其销售状况,所以无法估计该游戏的成败,不过韩国测试在即,到时候可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其实欧美网游站都很少提到这款游戏的原因是,欧美人还都把它列入了单机游戏的行列,游戏其实是传统单机游戏加上了战网功能,说实话确实是网络性不如那些纯MMORPG模式。但是我个人反而觉得这才是该游戏的成功因素之一,整个游戏模式的不同,使得《暗黑之门》今后的升级之路比较宽广和灵活,而Bill Roper正是当年开创出《暗黑破坏神》这样里程碑游戏的人。

 

    预计2008年,国内的玩家有机会玩到该游戏的真正网络版,并且由于《暗黑破坏神》的巨大影响力,及《暗黑之门》这种非常新颖的玩法,预计将有很大的成功机会。(做个小广告,单机版现在就有了,可以去游侠网下载,非常好玩!)

 

四,《科南时代》(Age of Conan)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由挪威的Funcom公司(代表作品《混乱在线》和《无尽的旅途(The Longest Journey)》)开发的一款3D动作RPG网游,在各大欧美网络游戏站的期待排名都非常靠前,科南的世界也是一个类似魔戒世界的独立世界观,当年还有两部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就是描述了这个黑暗神秘世界。

 

    不过对于该游戏的开发,似乎也同样和《战锤OL》一样不断在延期。说实话,在亚洲地区游戏延期好象是很正常的,在欧美往往是意味着公司策略的转变或者是开发上的硬伤,《科南时代》采用独特的“即时战斗”引擎系统,并且将成为第一款在DX10下的网络游戏,这些都是需要开发实力和开发时间的,因此我个人觉得延期还是和开发有关。

 

    游戏在2007年就开始了内测,目前最新消息是延期到2008年第一季度末,我预计可能还要再跳。不过国内的玩家见到这款游戏的可能性不大了,因为该游戏异常暴力血腥,甚至还有很多成人性爱的内容。


五,《燃烧海洋上的海盗》(Pirates of the Burning Sea)

 

2008年欧美网游大作的五国大战——欧美新网游大盘点    《燃烧海洋上的海盗》是由美国Flying Lab Software开发的航海网游,感觉上真正是匹黑马,其开发公司Flying Lab没有开发历史,用的引擎也只是购买的Alchemy引擎,只有游戏的音乐还可以说是大牌,由奥斯卡奖得主《怒海争锋》的Richard King所作!

 

    游戏最大的特色是支持玩家自创船只改造系统,还可以创造个性化的船帆和舰旗,还可以进行船只交易赚取设计费。目前很多国内站点把该游戏和苏州蜗牛的《航海世纪》及日本光荣的《大航海时代》作对比,其实不然,这款所谓航海游戏,其实其创作重点不在航海上,而在各种复杂的海战单战形成的经济系统上,航海只是该游戏的一个背景,但是经济系统和社区感是该游戏最大的特点。

 

    最近也是刚和这家开发商作了接触,也参与了游戏的内部封测,感觉游戏确实不错,目前预计在2008年第一季度的欧美上市日期不会有跳票了。由于其在各大欧美游戏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快有一年时间了,所以成绩应该会不错,在2008年有抗衡的实力。不过国内玩家可能要等待了,目前国内代理还没定,定下来也要至少半年时间,所以2008年玩到中文版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实2008年还会有多款的欧美网游出现,如《星门世界》(Stargate Worlds)、《黑暗降临》(Darkfall)、《堕落星球》(Fallen Earth)、《Tabula Rasa》、《Jumpgate Evolution》、《Vanguard: Saga of Heroes》等等,不排除出现黑马的可能,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都不如前面那5款大作,或者会继续跳票到2009年才出现。

 

    总结之后来看,预测在2008年的欧美市场上:《战锤OL》如果不再延期的话,也许还有机会对上《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但是我对结果不乐观;反而是《魔戒OL》和《暗黑之门》确实有机会去撼动《魔兽世界》的王者地位;而《科南时代》和《燃烧海洋上的海盗》走了不同的路线,也许会有机会成为黑马;这五款大作的激战将在2008年的欧美市场上持续进行。

 

    附:而在国内,我个人确实看好《魔戒OL》和《暗黑之门》这两款已经定下代理的作品,由于《魔戒OL》的开发商有前一款网游失败的经历,而《暗黑之门》却有足够强大的开发团队,所以我个人还是看好《暗黑之门》,唯一一款有机会在国内超越《魔兽世界》成绩的欧美大作!

 

 

 

紧急点入相关文章我们真的需要正宗《暗黑破坏神ONLINE》吗?

 

你可以点此返回 游侠ALI 的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