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高尔夫挥杆技术的“标准动作”
(2016-02-03 21:56:19)
标签:
转载 |
首先必须承认,运动技术中的所谓“标准动作”是存在的,如果用运动训练学的专业术语来表述就是“技术规格”或“技术规范”,它是通过统计分析,将该项目中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进行最具代表性的描述。这个概念是已经被写入《运动训练学》教科书的。
“标准动作”的制定过程以前是凭肉眼观察并用语言、文字和静态图片描述和展示的,其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的成分较多,现在则更多的是靠计算机技术来对动作进行捕捉,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的成分增多,并发展为用动画、视频来呈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d6f64758a313465f751fe2b6004e8e02.jpg
因此,此概念衍生出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定义,其表述是:“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美国的运动学专家就将各个高尔夫职业运动员的最优运动数据赋给同一个角色模型,制作出了一个高尔夫的标准挥杆模型动态图(见下图)。
如前所述,这个模型是一个综合、模仿优秀运动员技术的结果,它有可能是综合了“亚当·斯科特的站姿、金河珍的上杆、弗雷德·坎普雷斯的上下杆转换、塞尔吉奥·加西亚的延迟释放、泰格·伍兹的释放、厄尼·埃尔斯的击球速度以及史蒂夫·史翠克的收杆”的结果,亦即,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和理论意义上的技术动作标准。
要说明的是,这种“标准动作”是有前提的,即必须是在用一种运动发力方式或运动原理的框架下。为何要做限定呢?因为同一个运动项目可以使用不同的发力方式来完成。以推铅球来说,有侧向滑步技术、背向滑步技术和旋转式三种技术,各自有“标准动作”;以跳远为例,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技术,也各自有“标准动作”。以跳高为例,至少有跨越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三种技术,仍然各自有“标准动作”。对高尔夫的打法类型而言,高尔夫规则中对球员的击球动作只做了“必须用球杆的杆头正确击球,不得采用推、拨或挖动作”的规定,并没有对击球时球员所采用的击球动作技巧有所规定,所以目前各种版本的球技理论层出不穷。但无论是所谓的摆式还是转式、单平面还是双平面、单轴还是双轴、离心还是向心、澳式还是美式等,有多种打法已达成共识。因此,每一种打法从理论上说是应该存在一个“标准动作”。目前市面上出版的高尔夫教材上所描述的常规的“标准动作”大部分是遵循Laidla提出的“形成螺旋和解螺旋的过程”这一原理制定的。
此外,“标准动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种运动发力方式的标准动作也会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器材的演变而发生改变和进步。举例来说,跳远技术就曾经历过从重视力量到重视速度的认识阶段;长跑技术经历了从强调耐力到强调耐力、速度并重的认识阶段;乒乓球运动在规则上做出了新的要求,废除了遮挡发球技术;撑杆跳高撑杆材料的变迁使得撑杆跳高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高尔夫领域,挖起杆反弹角的发明、碳纤维和钛合金材料的运用、杆头周边配重的调整、大面积甜蜜点的设计、杆头低重心技术等也都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高尔夫技术“标准动作”的认识和理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c64f574c0824eaff9983dfc040dddd2.jpg
或许某些高尔夫教练并不喜欢“标准挥杆”这个词,觉得这否定或限制了个人动作技术的特点,会引起学员误解,那么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其一,可以换成其他词汇,比如理想挥杆、完美挥杆等等,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其二,将“标准挥杆”分层并操作定义,比如可为初学者、进阶者、高水平等不同层次的球手分别设定“标准动作”或“技术规格”。然而,一个“标准动作”的出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对大量案例数据进行采集,然后进行专业的综合、统计与分析,因此运动学专家一般只关心最高水平、最理想以及最具普遍性的“标准动作”。其他降低了要求的“标准动作”(动作规格)就只能凭教学经验了,比如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领域就设定了六个水平,每个水平都有自己的标准,但这已然是体育教学范畴内的事情了。
如前所述,“标准动作”是对许多优秀运动员技术综合的结果,在实际中任何个体的运动员都不可能同时具有这些高效率的动作特征,即使是鲍比·琼斯、本·霍根、泰格·伍兹、麦克·罗伊这样的顶尖高尔夫选手也不可能做出完全符合“标准动作”的要求。说的更清楚些,“标准动作”只是一个虚构的、完全理性化的模型,可以说现实中没有人能够完全达成。其他领域也会有这样的标准。据报道,日前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综合得出了中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20个国家人的标准脸型。世界上每个人的脸型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最不该有标准的东西都有了标准,而且现实中也没有人长得与这个“标准脸型”完全一样。这个标准脸型同样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的统计结果。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fcdc8f11a19a9612289a86761ca9780.jpg
那么,“标准动作”作为一种理论抽象的模型,其存在的主要意义何在?答案就是:为运动训练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化规格。运动训练的过程和目的就在于无限地接近这个理想化的标准动作。利用“标准动作”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高尔夫挥杆模拟器。在高尔夫挥杆模拟器中就储存着一个挥杆标准模型。模拟器首先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物体运动,来检测实际中高尔夫球杆击球动态和高尔夫球在空中的飞行姿态,然后将观测到的数据与标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图形处理器投射到电子屏幕上,模拟出接近真实的击球效果。
除了运动训练上的意义,“标准动作”的文字、符号或图形、视频等外在表述形式还承载了传播运动文化的功能。一项运动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需要不断传承和延续,而运动技术大多是一种本体感觉、肌肉感觉,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才能传递和表达。如果没有标准动作的统一,运动技术就会陷入“怎么都行”的境地,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感觉和语言表达能力来表述技术动作,就会让后来人陷入困境。人类社会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操作性的文化遗产,就是囿于传播技术而导致了失传。上面所提到的标准挥杆动态图模型就是受益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绝佳的运动技术传播方式。
高尔夫技术动作与田径的投掷项目,尤其是“掷标枪”运动非常相似,某些动作环节的术语、原理甚至可以通用,比如:器械的握法、预先拉长肌群、发力顺序、超越器械、左侧支撑、最后用力、延迟、转动惯量、制动、振胸、甩腕、鞭打等。因此,这里可以借用田径评判“标准动作”的两个维度:实效性与经济性来论述高尔夫的“标准动作”何以标准问题。实效性可以理解为身体部位或器械的速度、远度、高度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换言之是完成动作时,发挥人体最大的运动能量,从而产生最大作用并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状况。经济性是指动作过程中合理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地使用人体的能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b2b35c84e772dd8fce5c877d7ec8b1b8.jpg
二者的辩证关系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经济性是为实效性服务的。对运动技术的改进和革新,其目的无非是使技术更加接近经济性的要求,节省出来的能量就可以追求更快、更高和更强。换言之,经济性每有一次质的飞跃,节约出的人体能量必然会带来实效性的提高。其次,对实效性的追求反作用推动着经济性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想要追求更快、更高和更强的实效,就必须改进和完善技术动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将节约出来的能量用于提高实效性。
对任何运动技术的肯定和否定,其实质都是对实效性和经济性在实践中进行筛选的结果。在实践中,每个个体可以对二者进行取舍,寻求平衡点。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或许并不十分规范或标准,那这些欠规范、欠标准的动作是否合理呢?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由于我们不清楚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因此并不能武断或盲目地指责某个运动员“不标准”的动作是不合理的,或许此动作在这个运动员身上体现是合适的,而在另一人身上是不适宜的。但另一方面,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就可以从实效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来评判某个并不标准的运动技术是否合理。
在运动训练领域中,与“标准动作”相关的一个概念叫作“技术风格”或“技术特点”。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其形成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前者包括运动素质发展水平、动作技术水平、神经系统类型、个性心理特征等,后者包括技术环境、教练员水平、训练器材设备与场地等。
这里举一个知晓个人技术特点形成原因的短跑案例:在《田径》教科书上注明短跑时上体应该微微前倾,这才是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但“美国著名的短跑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不惜借助于上体直立甚至后仰弥补大腿前摆能力的先天不足”。这种为了弥补身体某些不足或缺陷而形成的个人技术特点的例子在体育领域中是十分常见的。当然,这与本身就有错误动作,然后再用其他多余动作进行补偿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区分。
既然存在一个“标准动作”,也允许有“个人技术特点及风格”,那么在实际教学中,高尔夫教练员又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呢?这其实是一个“万变不离其宗”,处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首先,教练员心中应该一套或几套“标准动作”——不管你认同哪一种或哪几种打法,都应该有“标准动作”的模型作为参考。否则,没有“标准”就没有对错,就谈不上“纠正动作”。同时,教练员必须懂得“标准动作”到底“标准”在何处,即标准动作是如何表现出其实效性与经济性的,其中的运动解剖学原理、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是什么,这一点尤其重要,亦即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地模仿外在动作形式。其次,教练员要对学员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学员的身体伤病、训练经历、素质水平等。最后,教练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包括身体、心理、器材等方面)为学员设计和制定适合学员自身的打法,在保证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的身体能量来完成具有实效性的挥杆。(注意,如果学员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能量,说明学员击球的远度和准确度还有进步的余地,也就是说该学员的挥杆技术在“经济性”维度上还有增长的空间。)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教练员充分展示其教学水平,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后指导、训练学员在挥杆过程中哪些动作应尽量接近“标准动作”,哪些动作可以有“个人技术特点及风格”,并能在二者之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最后,想提醒各位教练员,体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运动与运动的人,其中既遵循线性、唯一性、可重复性的自然科学的客观规律,也蕴含非线性、多样性、不可重复性的人文与艺术。我们需要将两者区分开来,辩证地对待这些变与不变、人文与科学、艺术与自然。
参考文献
佚名.No.1 Tour Golf
Swings[EB/OL]www.golf.com/photos/no-1-tour-golf-swings
Laidlaw R.Play
Better Golf[M].London: Pelham Books.,1986.
吴建国.吴教练教你学高尔夫
是否存在标准的挥杆动作[EB/OL].http://sports.sohu.com/20140210/n394679859.shtml
王喆夫,何礼,张建萍.约翰逊途中跑技术动作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18-19.
作者简介:覃立(198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系副教授,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高梦网COO,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已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等高层次体育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E-mail:qinli19820117@163.com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be666a2908023487f62417d024547979.jpg
作者授权发表,转载请联系并标明出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2e9c5a453c8bf1aad553fea6aaaeb8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