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运动技术与技术能力辨析

(2012-11-30 00:53:12)
标签:

体育

分类: 学术论文

摘自:陈小平.论运动技术和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6,27(5).

 


     运动技术与技术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运动技术是客观和稳定的,是项目运动特点和规律的反映。技术能力主要是指运动员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并且是动态变化的。单纯的运动技术是运动项目力学特点的集中表现,其本身并不涉及运动员的能力,而技术能力则更多地是展示运动技术的过程,涉及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需要不同运动器官和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协作配合。在很大程度上,运动技能水平实际上就是运动员从事专项运动时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这种支配能力不仅表现在尽可能动员多的运动单位参与运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一块肌肉中不同肌纤维之间的协作(肌内协调)和不同肌肉之间的配合(肌外协调)。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不仅是外在的运动形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运动感觉;

   (2)不仅具有标准的运动过程,而且也允许具有符合个体条件的灵活和可变的运动特点。

    在运动训练的实践中,良好的技术水平不应该仅仅表现在运动的外形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内在的感觉上,正确的运动外形只能反映运动技术外在的合理性,而在很多情况下内在的“力度”才是决定运动技术水平优劣的关键因素。

    例如,对于游泳、赛艇、自行车和滑冰等许多项目来说,单纯依靠运动外形的分析并不能对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做出准地评估,运动员长期形成的内部感觉,即水感、骑感和冰感,才是技术能力真正的显现。对我国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弯道滑行内侧腿的蹬冰动作在外形姿态和内在用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肢体外形的到位井不意味着肌肉真正的发力,蹬冰动作很可能出现内外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单纯从外在姿态上很难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做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标准化和个体化是运动技能的两个共存特点,标准的运动技术反映了专项运动的一般力学特点和规律,是达到优异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规格需要完全绝对的一致,应当允许运动员拥有个体特点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不同的形态和机能条件是运动技能个体化的主要原因,具有不同身体条件的运动员在同一个运动项目的比赛中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注意克服劣势,在不违背标准技术的前捉下形成扬长避短的个人技术风格。

    运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训练中应该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既重视对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又强调运动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

    (2)既强调运动技能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持续训练,又注重在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

    技术能力与其它运动能力一样都存在实际应用的问题。在运动技术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技术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重视技术的运用水平。一般来说,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应该处于同一水平,具有什么样的技术能力就应该在比赛中将其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运动员的技术能力的确也存在与应用水平不匹配的情况,正确的技术能力并不能完全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应变运用水平,一些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还没有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当然不可能获得最佳的实际效果,另外一些运动员尽管己经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但是由于该能力是在良好的训练状况下形成的,缺乏对复杂多变的比赛状况的快速应变能力,因此也容易出现失误。运动技术的学习、掌握和保持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方面,技术训练是贯穿运动员整个训练生涯的一条主线,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其侧重点不同。在青少年训练阶段应该以学习和掌握技术为主,而到了高水平训练阶段则应该将训练重点放在技术的应用和保持上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