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前言 5
序一 5
序二 14
第1章 概论 16
第1节 体育与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16
第2节 体育与教育何以有密切联系 21
第3节 体育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24
第4节 体育与哲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26
第5节 为什么需要体育教育哲学 31
第6节 理论对实践产生什么影响 34
第2章 体育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 38
第1节 体育教育哲学有多少问 38
第2节 体育教育哲学的第一问 40
第3节 人有哪些基本特性 43
第4节 身体与心灵是何种关系 47
第5节 体育权是人的发展权 52
第6节 体育为何需要关注人 54
第3章 体育教育公理 56
第1节 自保公理 57
第2节 自生公理 59
第3节 自反公理 61
第4节 自足公理 64
第5节 美学公理 67
第6节 场域公理 69
第4章 体育教育价值 71
第1节 体育价值及价值观 72
第2节 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 75
第3节 一定要“有用”吗 80
第4节 体育的生命价值 83
第5节 尽性也是体育的价值 87
第6节 体育价值的实现 91
第5章 体育教育目的 94
第1节 关于目的的理解 94
第2节 不同人心目中的体育 97
第3节 谁的体育目的 98
第4节 体育发展人的什么 102
第5节 受过体育教育人的形象 104
第6节 怎样确定体育教育目的 114
第6章 体育教育理念 117
第1节 理念是什么 117
第2节 理念的力量 120
第3节 理念从哪里来 122
第4节 主体教育理念 125
第5节 终身体育理念 127
第6节 素质教育理念 129
第7章 体育教育的知识论基础 134
第1节 对知识的不同理解 135
第2节 知识观与体育课程观 139
第3节 体育构成一个知识世界 142
第4节 体育作为知识的特点 145
第5节 体育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 146
第6节 应选择怎样的体育知识 149
第8章 体育教育规律 151
第1节 规律是一成不变的吗 151
第2节 本质主义及其缺陷 154
第3节 规律能否改变 157
第4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158
第5节 人与体育规律 160
第6节 体育教学的生成性 163
第9章 体育课程哲学 166
第1节 体育课程内涵的丰富性 166
第2节 体育课程的性质 171
第3节 体育课程不等于什么 175
第4节 体育课程结构 181
第5节 体育课程观的向度反思 186
第6节 体育课堂的生命意蕴 192
第10章 体育教学哲学 198
第1节 教学的概念及其述评 198
第2节 体育教学要素及关系 204
第3节 三种体育教学结构分析 206
第4节 哪些因素影响教学方法 209
第5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214
第6节 体育教学评价的诸范畴 218
第11章 体育学习的特点 225
第1节 “教”与“学” 225
第2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7
第3节 把孩子看作孩子 230
第4节 什么是元学习 232
第5节 元学习能力 234
第6节 自主学习观 238
第12章 社会哲学与体育教育 241
第1节 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吗 241
第2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246
第3节 体育与自由的关系 248
第4节 体育规则及其意义 250
第5节 体育与公正 256
第6节 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259
第13章 体育教育改革的反思 263
第1节 体育何以体现“以人为本” 263
第2节 “基础”还是“基本” 266
第3节 没有第二,哪来第一 270
第4节 如何理解“快乐体育” 274
第5节 在引进中如何融合 277
第6节 体育何以有个性 283
第14章 体育教育中的基本关系 286
第1节 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 286
第2节 体育中的科学与人文 291
第3节 体育与德育 295
第4节 体育与智育 299
第5节 体育与美育 301
第6节 体育与我们 304
结语:体育之风从哪里来 308
名词索引 311
人名索引 314
后记 319
参考文献 320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