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親情.商情.國情.未了情

(2017-12-28 14:33:07)

親情是商情的定心丸,也是國情的動力。家國情懷,成為郭鶴年企業家精神的支撐力量。即使到了八十年代,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他遇到商業上的危疑時刻,還是要去問他八十多歲的母親,聽她智慧的洞見。他不見得全部聽她的,但卻重視她的看法,因為她是家族裏「隱形的船長」,只要她在,家族企業的船隻才不會偏離航道。

從來沒有一位億萬富翁,會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如此赤裸裸的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許因為他已經九十四歲,他不再不好意思,不會諱言自己真實想法。他在這本自傳中,說出了自己的致富之道,也道出了近一個世紀的大時代變幻。

變幻從他與殖民主義博弈開始。從小接受英國殖民主義教育的郭鶴年,看盡了英國殖民者的偽善面貌,也受不了他們的種族歧視。尤其是在保衛馬來半島的戰爭中,他見證了英國情報系統的種族自大狂,看扁日本軍隊,認為不堪一擊,但結果卻是英國軍隊不堪一擊,自吃苦果。

他在重要的時刻,敢於頂撞英國人,不怕得罪他們。當今天台灣與香港某些年輕人都在「戀殖」,嚮往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懷念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若他們閱讀郭鶴年的自傳,就會當頭棒喝,了解歷史的真相。

儘管郭鶴年痛恨英國殖民主義與白人的自大,但他愛上了英文,成為他一生的寫作利器,在日後商業戰爭中,他都會善用英文的工具,並且肯定一些優秀與專業的英國朋友。對於日本殖民主義者,他也毫不客氣地指出他們的蠻橫與粗暴,但他也稱讚一些日本朋友的紀律與細緻。

這也成為他縱橫商海的底色。他不但英文流利,也會說普通話(華語)以及福州話、閩南話、潮州話、廣東話等方言,讓企業的版圖擴張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身先士卒,到全球各大城市開疆闢土,讓家族企業也成為國際化的企業。

但閱盡千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還是神州大地。這不僅是他父母的出身之地,也因為它的傳統文化與近代屈辱的歷史。他從母親那兒認識到中華民族的美德——勤奮、正直與重視專業。他也以此自勉,並且在和中國官方與企業打交道時,不僅讓利,還為中國帶來新的思維。儘管他遇到一些差勁與另懷鬼胎的官員,但他卻以退為進,克服重重的障礙。

他和大馬、新加坡及中國的領袖都熟悉,也成為他在全球化經濟版圖的重要一環。他平時低調,但在關鍵時刻,卻敢於在政治權力面前講真話,不但為了追求自己的商業利益,也為了一些基本原則,如平等、自由與公平。也就是在親情、商情與國情的交織中,他與全球華人共同編織一張感情的網絡,追尋一個理想的精神家園。這是他在九十四歲的未了情,也是他那位在九十五歲去世的母親的未了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