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移动,以彪炳史册的盛世来命名公司,立意深远。起起伏伏到2009年,还未看到属于大唐的TD盛世出现,却已经传来大唐在核心城市网络里可能被搬迁的传闻,听到此事,真是有点感慨,帝国斜阳似见苍凉。
忆当年峥嵘岁月,大唐带领TD艰苦前行,每次TD在技术上遇到较大困难时,无不是大唐挺身而出引领方向度过难关。每个从事过TD事业的人,心里对大唐都多少有一份尊敬。大唐李世鹤先生的大师风范,大唐工程师们当年的探索精神,都是通信领域工程师的楷模。至少到2006年前,大唐在TD里的实力还不是中兴和华为可比的,是TD无愧的领军企业,以当年大唐的研发实力和先发优势,是曾有机会打开盛世之门的。
大唐的优势在技术研究和先发的技术积累,根据自己的优势,大唐应旗帜鲜明地将自己发展成一个研发性的技术产品输出型企业,集中力量投入核心技术的研发,输出芯片、平台、解决方案、知识产权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是大唐却选择了设备产品输出型企业的发展方向,选择在设备领域全面铺开,和中兴、华为直接竞争。在错误的战略指导下,大唐主导成立了产业联盟并互相免费授权专利,这不仅对大唐甚至对TD产业都是一个败招。这种联盟的制度安排不仅使得大唐具有巨大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在互相授权中化于无形,这种互相授权还使得每个TD厂商都失去了对TD进行深入的技术更新的动力。一些较弱的企业拿起专利就用,一些较强的企业当然没有动力在技术上苦心孤诣地追求了,厂商之间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在产品设计和实用工程技术上的竞争,这显然不是大唐的强项,也最终不利于TD整体的发展。在错误的激励机制下,连大唐本身也失去了引领TD核心技术升级的动力,反而开始热心LTE
TDD了。
当年大唐移动的领导人一直宣示大唐不会做“中国高通”,以相当无奈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的力量加入TD,可说是忍辱负重。大唐强调自己在当年别无选择,但我还是认为大唐对TD的整体发展思路是存在误判的。大唐更应该想到,对于TD这样需要技术上不断完善的技术而言,产业链里是需要存在一个强大的“中国高通”(指核心技术的领军者)的,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是一项主流商用无线技术顺利发展的产业条件。客观上大唐设计的这个联盟摧毁了出现“中国高通”的环境,主观上大唐的错误战略定位也让大唐空有一身本领而失去了成为“中国高通”的历史机会。在设备产品领域,面对早已百炼成钢的凶猛对手中兴、华为,其竞争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每个伟大的进步里往往都伴随了伟大的遗憾。不管现实中的起起伏伏,大唐的历史功绩已经存在,是值得向这个功绩和功绩背后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