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信界开始流行这么一句话:“电信行业一直被认为属于技术驱动型产业,遵循‘供给决定需求’的萨伊定律”,此话被反复引用用来解释电信业为何总是“先建网后市场”,似乎找到了依据说明电信业服从的规律就是“只要创造出先进服务就总能找到用户付钱”。但现实不给面子,通信业迄今最大规模的“先建网后市场”尝试---3G网络---结果却是“先建网没市场”,确实先进的3G为何赚钱难?
首先要说的是“电信行业遵循‘供给决定需求’的萨伊定律”这句话一定是错误的,因为萨伊定律不是这个意思。萨伊定律说的是当把交易理解为产品和产品的交换时,当一个人生产出产品,就相当于生产了购买别人的产品的手段,也就为别人的产品创造的需求,据此萨伊认为刺激供给能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后人将之概括为“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所概括的意思完全不是电信行业所谓的“只要创造供给就总能找到需求”,电信业者如果以萨伊定律来论证“先建网后市场”的合理性,这个笑话就够大了。
那么3G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怎样的,3G创造出来的这些先进服务是我们需要的吗?只要是先进服务当然都是我们需要的,因为人们需求是无限的(若世上东西全免费,你希望得到什么?),但供给是有限的,需求大于供给基本上是永恒的社会现象。所以一些人从“目前通信的发展还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角度来为3G前景做论证基本属于重复真理一般的废话,任何有限的供给都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
问题的实质在于供给和需求都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实现时,供给表现为市场供给,需求表现为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消费者愿意付钱才算数的需求,消费者觉得不合算而不愿意付钱的需求对市场需求来说就是零。从这个角度说,3G乃至4G的发展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3G乃至4G服务的收入源泉-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缓慢增长的,运气不好遇上个经济危机之类时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还是降低的,也就是说人们愿意为所谓的高带宽先进业务所支付的钱是不会大幅增加的。但当3G乃至4G不断推升服务带宽后,单位比特的价值和营收能力却在急剧降低,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短信业务的1M比特大约能收100块钱而高质量的电影视频业务1M比特能收几分钱就算不错了。
无线宽带网络需要不断推升其业务的带宽来吸引用户,但一方面,随着带宽增加,业务的营收能力在快速降低;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可能用来为这些服务买单的支出并不会快速增加,所以无线宽带这个经济系统要建立起来,单位带宽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下降速度至少要和业务营收能力的下降速度相当才行,而在目前的研发能力和商业创新能力约束下,想做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从3G发展的现实看,3G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下降不能满足业务流量增长对性能和成本的综合要求;同时3G业务营收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业务流量增长的速度,因此3G不仅钱难赚,在世界范围都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一言以蔽之,3G钱难赚就是因为其服务远不够便宜。
3G目前的赚钱难已经给了设备商和运营商一个警告,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必须匹配,无论有多少新网络新经济的噱头,经济规律不可违背。超越市场需求的供给就是无效供给,无论看上去多好或者说起来多好,消费者还是不会掏钱。同时矛盾的暴露也提供了机会,在后3G技术发展中最能提供有效供给的设备商和运营商将有改变格局的机会,剩下的设备商和运营商还将继续被市场所淘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