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目前正被TD网络的性能所困扰着,称“目前困扰TD网络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同频干扰”,“TD建设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很多问题连设备提供商、专业的网络规划院都不知道怎么解决,只能靠运营商自己边建设边摸索”。可见运营商对目前TD网络优化中存在的性能问题是相当头疼。
可以预计这则新闻又会引来很多人对TD技术本身的攻击,对TD存在“颠覆性”问题的怀疑又会泛起,其实在TD网络建设中“同频干扰”的泛滥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目前的TD建设者们,包括设备商、规划院、运营商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深刻理解TD技术,没有理解TD完全不同于WCDMA的优化特点,相当一部分人还拿着自己对WCDMA的知识甚至GSM的优化知识在优化TD网络,相当一部分人以为自己了解了WCDMA就了解TD了。
每个3G系统都是同频复用的,都存在所谓的“同频干扰”,那为什么WCDMA的同频干扰引起的问题小而TD却对同频干扰如此敏感。大家知道,TD使用了一系列相对WCDMA更精细的对抗干扰技术,比如智能天线、单小区和多小区的联合检测、上行同步等等,这些精细技术的使用使得TD以小的扩频增益支撑了CDMA系统的抗干扰机制,而WCDMA则是直接依靠大的扩频增益对抗干扰,两者的扩频增益差距在TD中需要以一系列精巧技术补足。在TD系统中,这些精巧技术正常发挥性能是保证TD网络性能的前提,失去这些技术的保护而使TD的小扩频增益暴露在同频干扰之下时,TD将被“同频干扰”严重影响以致CDMA系统坍塌,而WCDMA系统对干扰本身的控制有限,主要依靠大的扩频增益直接盖过干扰,如果形容WCDMA是“力量型”技术,那么TD就是“技巧型”技术,从这个角度说,TD网络是一个需要更精细优化的网络,其优化难度和细致度要远远高于WCDMA网络。
比如切换,TD的接力切换本质还是硬切换,无法获得软切换所带来的好处,所以TD两两小区的切换区及其切换相关的资源分配算法需要精细设计;比如小区间干扰的消除,TD依靠邻小区间的联合检测消除邻小区干扰,但是对于较远的越区覆盖则无能为力,所以TD必需严格控制小区间的越区覆盖;比如TD总是存在以小扩频增益直接对抗干扰的场景,所以需要更智能的无线资源算法来熨平无线性能的波动;比如为了TD天馈性能的发挥和切换区的精细控制,在某些情况下,TD网络优化需要逐站点和天馈的精细调整;类似还有很多问题,TD的特点就决定了TD网络需要花费比其他系统更多的精力来优化。总而言之,像WCDMA那样站点一布,做好覆盖,再控制一下越区覆盖的“粗放式”优化方法在TD中是行不通的,结果必然是“困扰TD网络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同频干扰”。
在之前的博文曾多次呼吁TD技术需要各方面加快努力优化,不能在目前的状态下停滞不前,更没到装模作样总结经验的时候。现在是2009年6月,从2006年运营商就开始主导大规模外场测试了,后续运营商进行的各种名目的测试也无数,几年过去了,到现在才体会到TD“同频干扰”的破坏力是不是值得各方面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