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女子要拉苦力培养9千贫困学生
作者:吴永麟
“你好好养病,等你病好了,我一定给你修所学校!”这是45年前,黄秀英对病中丈夫的承诺。拉板车、住工棚……从没上过一天学的文盲黄秀英没有食言,她用柔弱的肩膀为丈夫修起梦中的学校,也为9000多名进城贫困孩子托起未来的梦想。前不久,黄秀英夫妇被巫山县推荐参选200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晚报》11月13日)

站在自己一手修起的漂亮校园里,黄秀英夫妇很满足。

黄秀英夫妇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45年前,为了安慰生病的丈夫,黄秀英对丈夫许下了一句承诺:“你好好养病,等你病好了,我一定给你修所学校!”她拉苦力为丈夫建学校。石头、沙子、煤炭,只要有活,她就接,100斤2角钱,一车货拉下来能挣1元钱,一个女人和板车的身影,在巫山老县城行走了20多个春秋。她20年拉苦力建起来的学校培养了9千贫困学生。
黄秀英说,办流动少儿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贫困的流动少儿能上学。学校创办之初,他们制订的收费标准虽然远低于其他小学,但是很多人怀疑他们的办学能力,第一年,只来了13个学生,教职员工却有近10人。一年下来亏了上万元,很多人劝黄秀英夫妇放弃,但她咬咬牙坚持下来。一年后,这13个学生带来300多人。学校贫困孩子很多,经常会遇到辍学孩子,他们部想方设法留住学生,他们不仅每年免掉近20名学生学杂费,甚至发动自己的7个子女每人结对帮扶一名特困生。三峡工程清库搬迁工作后,他们并不因为年事已高而放弃办学校,而积极进行新学校的建设。去年9月,新学校在县城落成,约800名学生在这里愉快地学习。两位老人的办学事迹让当地群众非常感动。
黄秀英说,最初办学校,只是为了兑现自己对丈夫的承诺。但后来,却觉得这已经是自己一辈子没法停下的事了。原因是自己因为自己从小家贫,两岁丧母,从记事起,童年就在割草砍柴中度过,从小渴望读书但没读过书,十分理贫困孩子们解渴望读书的心情,为了孩子她也深深爱上这份事业,因为她的努力可以实现许多贫困孩子读书的梦想。
笔者对黄秀英的事迹深为感动,一位从没上过学的文盲女子,20年拉苦力建学校培养了9千贫困学生,这是一种让人崇敬的情怀,这种情怀源自于她对丈夫的爱,更是出于对渴望读书贫困孩子的人文关怀,她用20年拉苦力的行为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当前,教育潜规则横行,一些教育者的灵魂正在走向贪婪与腐朽,正在给社会制造精神的污染,但黄秀英为了9千贫困孩子,拉了20年的苦力车,她的事迹感动了一方百姓,她的灵魂闪动着大爱情怀,这种大爱的教育光辉,将会点亮学生爱的心灯,点亮社会的博爱情怀,她成为一位真正拥有教育光辉灵魂的人。迷途于潜规则的教育者与她相对照,是灵魂的阴暗与光辉相互对映,迷途于潜规则的教育者是何等的肮脏和扭曲,他们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狼,而她的灵魂闪动着圣光,如同圣女般让人起敬,她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她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