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生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魅力
李 敏
内容提要:构成《罗密欧与朱丽叶》艺术魅力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气灌注。包括素朴的生命意识与万物灵长——人类独具的优越、高贵气质,粗糙的感性世界。二是把纯洁的爱展现为一种极致、完美状态。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并不复杂、新鲜。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古今中外不乏类似悲喜剧。但到了莎士比亚笔下却演变成千古绝唱。奥妙在哪里?我想有两点:其一是有生气灌注。上个世纪就有人读出了莎剧的“生气”①。生气灌注是许多悟性强的作家、艺术家苦苦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但在莎翁那里却是一种自然景观。因为它来自那个遥远、生动、富有活力的真实世界。
《罗密欧与朱丽叶》大概写于1595年。莎士比亚30岁左右。重要的是,那时的英国刚刚走出中世纪这块历史的沼泽地。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春风,在欧洲大陆荡漾了200多年后,才在西北角的岛国登陆。之前,整个英国只有乔叟一只鸟在孤独地唱。来得愈晚,蓄积得愈久,爆发力便愈强。王佐良先生对当时英国有一段生动描述:“等到英国人在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情况就大变了。入侵的危险一解除,英国人民的心胸突然开阔起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把英国人民带进了思想和学术的新境界,犹如他们的船只正在驶向新的海洋和新的地域。”②进入青春期的英国青春焕发,精力旺盛,充溢着乐观、自由、狂放雄浑、席卷一切的风采。这一切与30岁的莎士比亚——象英国一样,他也是刚刚走出人生的沼泽地③,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青春气息风云际会,历史、人生、艺术的机缘契合一起,构成了莎剧最初的辉煌。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悲剧,但我们不难发现剧中的亮色——无所不在的欢乐气氛。茂丘西奥作为罗密欧的朋友,为了蒙太古家族的荣誉,与提伯尔特决斗受伤后有一段对话:
茂丘西奥:我受伤了。你们这两家倒霉的人家!我已经完啦。他不带一点伤就去了吗?
班伏里奥:啊!你受伤了吗?
茂丘西奥:嗯,嗯,擦破了一点儿;可是也够受的了。我的侍童呢?你这家伙,快去找个外科医生来。
罗密欧:放心吧,老兄;这伤口不算十分厉害。
茂丘西奥:是的,它没有一口井那么深,也没有一扇门那么阔,可是这一点伤也就够要命了;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我这一生是完了。你们这两家倒霉的人家!他妈的!狗、耗子、猫儿,都会咬得死人!这个说大话的家伙,这个混帐东西,打起架来也要按照着数学的公式!④
一个行将死去的人并不在意自身的痛苦,仍在那里饶舌、戏谑、喋喋不休,忘情地展示机智和风度。就象一阵风,尽管过后无踪影,仍然尽情吹过。存在就是存在,消亡就是消亡,重要的是存在状态。朱丽叶在结束自己的生命时说:“啊,好刀子!这就是你的鞘子;你插了进去,让我死了吧。”⑤她的父亲凯普莱特看到女儿的尸体时说:“这把刀弄错了地位了!瞧,它的空鞘子还在蒙太古家小子的背上,它却插进了我的女儿的胸前!”⑥用机智、戏谑展示大悲大痛,使人在最后仍保持优雅的姿态——仍然不失欢乐的气氛。这种无所不在的欢乐和剧中对诗意的追求,凸现出一种素朴的生命意识和万物灵长——人类独具的优越和高贵气质。
人们还可以从剧中找出一连串唠叨的角色、粗陋的游戏、鄙俗的插科打诨和不加掩饰的疯狂、粗暴、呓语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粗糙的感性世界。莎剧的这一特点曾使他的同代人认为他是一个粗野狂暴的天才,漫无目的胡乱挥写,缺乏典雅。以至于在后人休姆的《历史》中出现关于他的荒唐记载:“生长在野蛮的时代,受到最坏的教养,既没有受到上流社会的熏陶,又没有书本的知识。”⑦这反映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日益发展的对艺术本质的疏离。粗糙的感性世界恰是莎剧生气灌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凯普莱脱在女儿朱丽叶拒绝与帕里斯的婚事后,所表现出的丧心病狂的冲动、愤怒;乳媪喋喋不休地唠叨;茂丘西奥肆无忌惮地插科打诨,不同程度地折射出那个历史阶段的人们对生活质朴而深情的迷恋和执着。这种迷恋和执着往往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很容易淹没在自己的悲伤、愤怒或其它情绪之中,为感情驱使,无所顾忌,呈现出狂热的风格。在今人看来,也许这是一种幼稚的、盲目的、不道德的、甚至是罪恶的行为。但是,在那个刚刚撕开中世纪的黑幕,渴望张扬人的意志、力量,宣告人类青春时代到来的历史阶段,这实在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象征,是美丽、高贵的生命真实、单纯的展示。这种对生活质朴的迷恋和执着已不会再现。
其二,《罗密欧与朱丽叶》把纯洁的爱情展现为一种完美、极致状态。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急不可待地对乳媪说:“去问他叫什么名字。——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⑧这一对少男少女只相互看了销魂的一眼,心中便被爱充盈了。这种无甚来由、无法抑制的爱情,如划破墨空的闪电那样迅速、耀眼、不可逼视,一下子改变了人物的整个性格。他们不但抛却了家恨世仇,而且还格外宽容起来。罗密欧对公开辱骂自己的仇敌提伯尔特也有了必须爱的理由。朱丽叶很容易容忍了罗密欧杀死自己最亲爱的表哥,甚至说:“他要是不杀死我的哥哥,我的凶恶的哥哥就会杀死我的丈夫。回去吧,愚蠢的眼泪,流回到你的源头;你那滴滴的细流,本来是悲哀的倾注,可是你却错把它呈献给喜悦。我的丈夫活着,他没有被提伯尔特杀死;提伯尔特死了,他想要杀死我的丈夫!这明明是喜讯,我为什么要哭泣呢?”⑨“我的眼泪是要留着为罗密欧的放逐而哀哭的。”⑩
爱成了唯一,其它存在都不再具有意义。这种极致的爱情如纯洁的百合,稍有一点点不纯就会失去那种特有的洁白。他们不能不爱,不得不爱,用全部生命催开这朵完美的人生之花。此情只应天上有,环顾四周心茫然。爱情已被矫揉造作的生活消解得面目全非。愈纯洁,愈易毁灭。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代已成云烟,产生莎士比亚戏剧的土壤也已消失。人类如无尽的链仍在延续。生命渴望热情,渴望真诚,渴望美好。正因有这些渴望,文学不朽。莎士比亚不朽。
注:
①德国文学评论家威廉·席勒格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象古代悲剧那样用一种僵硬的方式从整体生活的各种成分中把严肃性和行动分割开来,它同时囊括了全部错综生活的戏剧性,连同它所有的细节,当我们看来它只是表现某些无关宏旨的偶然事物时,它满足了幻想的不自觉要求,让我们沉醉在那些意蕴无法言传的对象之中;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秩序混杂的对象里面,近物和远景,光和色彩,全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就好像把灵魂灌注到我们面前的景象中去。”见《莎士比亚研究》,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②王佐良《莎士比亚绪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③莎士比亚14岁时,他的父亲作为一个手套和羊毛批发商已临近破产,只好中断他的学业。18岁结婚。不久,父亲入狱。后来为了养活三个孩子,他去伦敦谋生。先是做剧院仆役,后又做临时演员。《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一部力作。
④⑤⑥⑧⑨⑩均引自《罗密欧与朱丽叶》。见《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六种》。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3、95、96、27、59、60页。
⑦转引自《莎士比亚研究》。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作者:李敏,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讲师。该文来源于《文史哲》1995年第6期。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阶段性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0cu4l.html
专题学习教师设计课程
★★“世界最美的书”:《诗经》专题学习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zou.html
★★读《边城》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v2.html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z.html
★★侯孝贤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1n.html
★★张艺谋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xeo.html
★★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1b.html
★★寂寞圣哲系列:非常师生(孔子及弟子)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4up.html
★★“阅读萧红”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学段分配)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1nr.html
★★“走进《雷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77t.html
专题学习学生论文习作
高一(16)班《诗经》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dn.html
高一(16)班《边城》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vmv.html
传媒艺术班“读”张艺谋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8i.html
传媒艺术班“读”侯孝贤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wi.html
高一(13)班李白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2s.html
高一(13)班《论语》专题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65i.html
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887.html
高二(13)班萧红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9d8.html#comment
吴泓“高中语文专题(模块)学习”教改实验十年评价辑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17vu0.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