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阅读:爱的变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探析 张轶前 徐树娟

(2016-05-21 22:45:21)
标签: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专题

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

爱情探析

张轶前徐树娟

分类: 专题:文史-哲学-宗教…

专题阅读:爱的变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探析 <wbr>张轶前 <wbr>徐树娟

爱的变故

——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探析

张轶前  徐树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是世界文学一颗耀眼的明珠,通常被认为是他个人艺术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顶峰。该剧写于1600-1601年,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早在12世纪,丹麦史学家萨克索·格拉玛狄库斯在《丹麦人的业绩》中,就记载了这一传奇故事,以后德、法等欧洲作家又对此进行了转述。然而,莎士比亚对该故事进行了创造性地改编,把封建社会的复仇故事改写成思想内容深刻、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经典之作。多年来,人们对该剧研究的兴趣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大多数研究都围绕剧作主人公的行为和性格等方面,对哈姆雷特与其女友奥菲利娅的爱情讨论较少。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是真还是假?本文认为,王子的爱情最初为真,但是并非始终未变。他的情感经历了从钟情到怀疑,在到失望的一系列变化。

    哈姆雷特曾在德国人文主义中心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具有“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是“国家的期望和花朵,风流时尚的镜子,文雅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第三幕第一场)。这位能文能武的“高贵的天才”心中曾充满了对人类的美好理想:“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对人类的乐观信仰使他看到了奥菲利娅性格上的诸多优点:美丽、天真、可爱。他深深地爱上了她,哈姆雷特曾写信给奥菲利娅表达自己的爱情:“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变!”(第二幕第二场)奥菲利娅也承认:“他最近曾经屡次向我表示他的爱情……他向我求爱的态度是很光明正大的……他差不多用尽一切指天誓日的神圣的盟约证实他的言语。”(第一幕第三场)

    在王后乔特鲁德改嫁之前,奥菲利娅在哈姆雷特心中像个女神,“周身散发处女的光辉”。然而,王后的再婚使他的爱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第一幕第二场,哈姆雷特喊道:“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里我们见到了对生活的厌恶,甚至死亡的念头。这种念头,除了宗教信仰没有什么能阻止。那是什么使哈姆雷特产生轻生的念头呢?父王之死无疑给他带来了深深的悲痛,但仅仅是悲痛并不够使一个具有崇高心灵的王子如此厌恶这个世界。他在本场的独白给人们的印象是,除了亲人的亡故,还更有其它原因。这一原因就是其母本相显露给他带来的震惊。

    哈姆雷特热爱自己的父亲,总是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然而,在父亲死后仅两个月的时间里,“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它们的红肿”,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第一幕第二场)。母亲乔特鲁德这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乱伦”地嫁给了自己的叔父,这是他最难忍受的。悲痛和郁闷使他昔日惯有的快乐荡然无存,在他眼里,一切高洁的花卉全都枯死了,倒是莠草却在那里疯长。

    在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里,他把自己的父亲比作Hyperion,而把自己的叔父克劳狄斯比作“satyr”。按照《牛津当代英语学习词典》,“satyr”是一种非常好色的动物。所以,在哈姆雷特眼里,是情欲,而不是爱情决定了她与可鄙的克劳狄斯之间的关系。这种认识导致了哈姆雷特做出以下判断:自己的母亲乔特鲁德没有爱或没有持久的爱——尽管她曾爱过自己的父王。哈姆雷特博学、有天赋、有远见;善于思考。在这里,他显示出不同寻常的“从具体到一般”的概括能力;如果连曾经显得如此“可爱”的母亲都能使自己堕落,所有女人都可能这样。“脆弱,你的名宇就是女人”(第一幕第一场),这就是哈姆雷特得出的像其母亲一样的关于女人的结论,它给王子的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哈姆雷特还对奥菲利娅怀有爱的感情,但他决不会以从前的眼光来看她,他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在第二幕第一场,哈姆雷特以一种古怪的样子来到奥菲利娅面前,衣冠不整,脸无血色。这是一副绝望的样子。人们可能认为哈姆雷特在装疯,以便用“迂回婉转的方法”来应对克劳狄斯。然而,考虑他因乔特鲁德再婚引起的对女人的失望,我们必须承认除了“装疯”,还隐藏着其它的东西。奥菲利娅对她父亲说:“他握住我的手腕紧紧不放,拉直了手臂向后退立,用他的另一只手这样遮在他的额角上,一眼不眨地瞧着我的脸,好像要把它临摹下来似的。这样经过了好久的时间,然后他轻轻地摇动一下我的手臂,他的头上上下下点了三次,于是他发出一声非常惨痛而深长的叹息。”(第二幕第一场)他在见到奥菲利娅之前,也许不曾想到自己与她的爱情,只是想“装疯卖傻”。但当他来到女友面前时,他不禁想到自己得出的关于女人的结论。把这一结论与最近奥菲利娅对他爱情的拒绝联系起来,他只得问自己:眼前这位好姑娘也同自己母亲一样“脆弱”吗?她能有真爱吗?对此他是怀疑的。如我们所知,奥菲利娅美若天仙,温柔可爱,哈姆雷特对她曾是深爱的。他怎么能愿意相信自己所爱之人像其母一样呢?他内心深处受到痛苦的折磨。但是没有人能给他答案,只得带着怀疑与痛苦离开了奥菲利娅。

    如果第二幕显示了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爱情的怀疑,第三幕则表明了他爱情的破灭。在本幕第一场,哈姆雷特意识到奥菲莉亚来找他并非是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受人指使来试探自己,“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他认识到奥菲利娅“纯真的爱情”为了一个卑鄙的目的已经开始“堕落”。同时,他心中升起一种被她欺骗的感觉,就像自己的父亲被乔特鲁德欺骗一样。所以哈姆雷特希望自己没有爱过她:“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除此之外,哈姆雷特还给了她这样的诅咒:“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这不仅表示他对受编的气愤之意,也表示了他的决心:不要与她结婚,因为她想自己的母亲一样,是脆弱的。和她结婚,可能使自己蒙羞。

    本幕第二场进一步显示了他对爱情的失望。在试探克劳狄斯的“戏中戏”中,当奥菲利娅评论开场词时说:“它很短,殿下。”他马上说道:“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这一比较一方面暗指其母对父王的不忠,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对爱情已经失去信心。此外,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像“睡在姑娘大腿的中间,想起来倒是很有趣的”,“我要是真厉害起来,你非得哼哼不可”,如此下流的语言无疑是要伤害对方,表示了他对她的爱已经不复存在。人们也许反驳,哈姆留特只是在“装疯”。但是,如果他果真还爱着奥菲利娅,他会使用这样的语官来侮辱她吗?他没有其它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吗?还有,在误杀了奥菲利娅的父亲后,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这对她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他对奥菲利娅说的话:“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眼你的美丽来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不可能既美貌又贞节。因为你美丽——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你不可能再是贞节的。随着她对自己的母亲失去信任,他也对自己的女友失去了信心,对爱情失去了信心。

    至于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人们可能还提出与“墓地”(第五幕第一场)相关的一个问题:如果哈姆雷特的爱情已经消失,那么这一场又怎样解释呢?在这一场中,哈姆雷特在奥菲利娅墓前声称“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他说的似乎表明他仍深爱着奥菲利娅。但是,一个人所说的和所想的未必一样。对于他所表白的爱情,只不过是被雷欧提斯激起的虚夸言辞。

    雷欧提斯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丧失父亲和可爱的妹妹,无疑心中很是痛苦,他这样表白自己的情感:“啊!但愿千百重的灾祸,降临在害得你精神错乱的那个该死的恶人的头上!等一等,不要就把泥土盖上去,让我再拥抱她一次。现在把你们的泥土倒下来,把死的和活的一起掩埋了吧;让这块平地上堆起一座高山,那古老的丕利恩山和苍秀插天的奥林匹斯山都要匍匐在它的足下。”但是对哈姆雷特来说,雷欧提斯说的和做的都太夸张,几乎是在卖弄。为了从气势上压倒雷欧提斯,哈姆雷特问他有没有种“吃鳄鱼”,并且像他一样,也希望埋在奥菲利娅的坟墓里:“你是到这儿来哭泣的吗?你跳下她的坟墓里,是要当面羞辱我吗?你跟她活埋在一起,我也会限她活埋在一起;要是你还要夸说什么高山大岭,那么让他们把几百万亩的泥土堆在我们身上,直到把我们的地面堆得高到可以被‘烈火天’烧焦,让巍峨的奥萨山在相形之下变得只像一个瘤那么大吧!”最后,哈姆雷特自己也承认在胡说、吹牛:“嘿,你会吹,我就不会吹吗?”哈姆雷特认为雷欧提斯虚夸的言辞和跳入墓穴的夸张行为在使自己受到羞辱,激起了对他强烈厌恶,从而使用了夸张的词藻。他的夸夸其谈并不是真诚地在表白对奥菲利娅的爱情。

    英国著名希腊悲剧学者基托说,爱情不只是浪漫的感情,而且是善的象征,甚至是拯救人的一种力量。作为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部分,真挚的爱情总是莎士比亚讴歌的对象。然而,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在一个“污浊的瘴气”的社会,爱情也是脆弱的。哈姆雷特曾经深爱奥菲利娅,但因其母乔特鲁德违背同父亲的誓言,甘当情欲的奴隶而玷污贞节、亵渎爱情,他开始对女友的爱情产生怀疑,直至对爱情幻灭。

                            文章出处:《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第1期。有改动。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

 

专题阅读:爱的变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探析 <wbr>张轶前 <wbr>徐树娟

专题阅读:爱的变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探析 <wbr>张轶前 <wbr>徐树娟

专题阅读:爱的变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探析 <wbr>张轶前 <wbr>徐树娟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阶段性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0cu4l.html

 

专题学习教师设计课程

★★“世界最美的书”:《诗经》专题学习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zou.html

★★读《边城》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v2.html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z.html

 

★★侯孝贤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1n.html

★★张艺谋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xeo.html

 

★★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1b.html

★★寂寞圣哲系列:非常师生(孔子及弟子)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4up.html

★★“阅读萧红”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学段分配)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1nr.html

★★“走进《雷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77t.html

 

专题学习学生论文习作

高一(16)班《诗经》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dn.html

高一(16)班《边城》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vmv.html

 

传媒艺术班“读”张艺谋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8i.html

传媒艺术班“读”侯孝贤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wi.html

 

高一(13)班李白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2s.html

高一(13)班《论语》专题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65i.html

 

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887.html

高二(13)班萧红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9d8.html#comment

 

 

吴泓“高中语文专题(模块)学习”教改实验十年评价辑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17vu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