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妈妈:艾米,不要去看电影《山楂树》

标签:
艾米山楂树之恋小麦妈妈娱乐 |
分类: 出版、影视、书评 |
刚刚看了电影回来,感慨颇多,且做简记。
1、故事太简单
静秋,已经不是原著中的那个静秋了,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像小麦爸爸一样),只看电影,或者还会觉得电影不错,拍的画面唯美,可是,我是喜欢原著的,
我不明白的是,编剧为什么不尊重原著,却只是选择了简单的一条线,让老三与静秋的爱情变得貌似《我的父亲母亲》的高中版呢,甚至像是山寨版的琼瑶剧~
那么多可以拍的故事情节,怎么就给改没了呢?张艺谋啊,太让我失望了~
2、老三的爱不再伟大
或许为了凸显静秋曾对老三的怀疑,或者想表现那个时代的“性知识盲”,电影里设置了魏红这个角色,大概是我欣赏的水平有限,实在理解不了张艺谋的用 意,怎么看都觉得难受。还有魏红的母亲出现在医院那场戏,什么目的?如果为了表现老三是个好男人,就要设计这样的戏?魏红的母亲出现的意义何在?老三的伟 大,要通过魏红的口来证实?不明白啊~
3、弱化历史背景
文革时,我还是个小孩子,因此并不十分了解那个年代。看了艾园中的《山楂树之恋》、《竹马青梅》等,才有些了解,也明白了静秋的隐忍。可是电影,恕我愚钝,看不出来,除了静秋的妈妈严肃的话,时代的痕迹以及静秋背负的压力,没了。静秋,简直就是一个搞早恋的初中生~
4、细节有待推敲
老三隔着医院窗户与坐在铁门外的静秋交流,明明是晚上,走廊里的灯光应该在老三的身后,镜头中,静秋看到的也只能是老三的剪影,可是,却有灯光照着 老三的面部,让静秋也让观众隔着窗户玻璃看得清清楚楚。下一个镜头,回到走廊,灯明显的打在背朝窗户的老三脸上,哎,这是多么明显的穿帮,张艺谋是摄影出 身啊,怎么还有这样的漏洞,仅仅为了看看老三怜惜的表情吗~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老三和静秋居然明目张胆的去照合影,拜托啊,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合影应该是结婚照,静秋哪来的胆量啊~
配角里的小弟,原著里根本没有,也冒了出来,或者我太忠实于原著,对这样的修改,怎么看怎么别扭~
静秋的弟弟、妹妹长着一副小学生的外表,却像是两个搞“穿越”的小家伙,从当代“蹦”到了文革,比静秋都懂“事”~
当然,里面也有我喜欢的镜头,如果排名的话,第一位的就是老三给静秋包扎脚的镜头,配合着静秋妈妈轧信封的响声,像锤子,重重的敲在我的心上,让我泪流满面~
暂时想到的只有这些,实在是睡不着,要再看看艾米的原著,要不,像是窝了心事,不舒服~
艾米,我觉得你还是不必去看了~